非遗中山小榄花灯 传承后继乏人
每逢传统佳节,小榄花灯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资料图片
何汉章正在检查花灯的底座。资料图片
2001年小榄菊展上展出的“世纪子母灯”,曾获颁基尼斯之最证书。 资料图片
近日,中山市文广新局发布了一则公示,拟将小榄花灯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公示内容与自己有关,但70岁的花灯制作艺人何汉章却高兴不起来。他说,一纸文书并不能改变小榄工艺花灯最终走向消亡的命运。这恰如他不能勉强两个女儿继承衣钵,学习工艺花灯制作一样。
作为小榄,乃至中山最后一名工艺花灯制作艺人,何汉章的观点并非耸人听闻。因为传统的手工艺敌不过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正在被各种现代工艺所代替。
明代已有张灯制灯习俗
花灯又称彩灯、灯笼,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经千年历史文化沉淀,逐成了包容丰富、功用广泛的人文事俗载体,成了敬神祭祖、驱邪纳祥、祈福禳灾之物,为民间神诞及岁时节庆中不可或缺之角色。
早在明代,小榄人已俗重元宵。每年上元,民间张灯,木架彩棚,乡中文人雅士常以谜语贴于花灯之上,供人猜赏。明嘉靖《香山县志》云:“元宵,户架灯棚,男女各烹茶荐物迎宾尝之,男子好事者说隐书而粘之,使人道着曰打灯谜。”
到了清代,小榄因“基塘农业”带动,农商及手工业发展较快,节庆常是花灯竞放,焰火满天,以灯为俗、借灯助兴之风更烈。清《榄屑》载:“榄乡每年正月上元前后,户户张灯,家家结彩,以乐太平。日则跳狮子、演梨园,夜则拥杂剧,放烟花,各戏沿门歌舞,箫鼓喧天,游人云集。”《榄溪岁时记》云:正月“十五为上元日,多设斋供,户户张灯,与月交辉,箫鼓之声连夜不辍,悬春灯谜于通衢,猜中者谢以茶壶、盖盅、扇茗之类,谓之灯信。”
在何汉章看来,小榄的花灯可分为两类,一是民间的常用花灯,包括春节的马蹄灯、元宵的莲花灯、中秋的“批皮灯”、七月十五的鱼灯、庙宇开光或诞日的花炮灯、红白喜事用的灯笼等;另一类是工艺花灯。这些灯主要是富庶人家用于装饰厅堂而悬挂的宫灯或走马灯,以前通称为“纸扎”。
花灯制作工艺繁杂考究
“以前小榄灯笼花灯制作多在纸扎铺、纸料铺的乡间作坊。”在何汉章的记忆中,解放前这些作坊多集中在小榄的新市、蓝田街一带。何汉章的祖父曾在新市一家纸料铺工作,负责剪纸工艺。受其和父亲影响,何汉章从小就喜欢“纸扎”,且专门学习过剪纸和工笔画。
何汉章的“纸扎”做得很好。1979年,他曾代表小榄参加广东省举行的“迎春灯展”比赛并获奖。然而,兴趣和奖励并没有让何汉章专门做“纸扎”。“那只是一门技艺,不足以用来谋生。”
即便如此,何汉章还是会兼职做“纸扎”。1997年,他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制作工艺花灯便是业务之一。如今,何汉章的公司仍保留了这项业务。但是,因为人手有限,每年制作的花灯也不过二三十个。“从画图纸到做出来,一个灯最少要一周,有些甚至好几个月。”何汉章说。
据了解,花灯制作共八步:开竹、开篾、削篾、折篾、扎框、扎架、绘图、裱糊。做工艺灯要选择身老节小,笔直的篙竹,用竹锯裁好所需的长度,顺纹开好竹篾,用竹刀除去篾肚,留篾青那面,削好成方正圆滑待用。另外,煮浆糊也有技巧。要用面粉、生粉按比例调配好,加明矾,才能放置时间长且不发霉,够粘力,扎纸的口上不发霉也不发黑。
此外,裱糊灯面也是极讲究的。一般乡间制作“批皮灯”用普通的纸即可,但工艺花灯却要用绢布,要贴上各种剪纸、挂穗、球穗等。最后,还要装上光源。
“以前是竹子,现在很多用铁丝;以前走马灯放转盘,用风车带动灯走,现在都是电控的了。”何汉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榄花灯在扎作工艺上也发生了变化:一是批皮灯、鱼灯更加平民化,二是造景灯出现,这些灯出现在小榄菊花会上,以及各种大型的节庆活动现场。
成本高赚钱少从业者寥寥
何汉章的公司也做各种景观灯。在他的仓库中,存放着不少卡通灯成品和半成品。4月20日,记者采访何汉章时,他指着一个2米高的羊灯介绍说,这是东莞市某单位定制的灯,“八项规定”出台后,它就被搁置了下来。“这些是做好的,但是也没人要了。”在一个Hello Kitty的卡通灯前,他有些无奈地说道。
据了解,由于手工灯制作工序繁杂,更注重技巧与细节,且成本更高,因此做的人极少。“做一个花灯要10个工作日,小的卖几百元,大的也不过几万元。”何汉章说,目前小榄专业的仅剩其一人。“现在小榄的花灯主要是批皮灯,但做这些灯的多是从我这里出去的。”即便如此,全镇做灯的人仍不过10人左右,且全是兼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榄有很多人做手工灯笼,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挂灯笼,且灯笼花样很多。有各种复杂的十二生肖灯,还有鱼、龙等大花灯。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做了。”小榄镇另一位花灯制作者何镇伟说,“花灯制作不赚钱,年轻人也不大愿意学习”。
另据小榄文艺人士介绍,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意识日渐淡化,影响了花灯制作等手艺的传承。科技的发展也加速了传统手工艺的衰亡。“现在电子塑料灯笼款式多样、价格便宜,可大批量生产、运输。”业内人士称,花灯制作易学难精,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老去,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将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
何汉章的两位80后女儿对此表示认同。其大女儿阿敏说,姐妹俩从小看着父亲做灯,熟悉做工和流程,仍不懂如何做灯。“有些东西想学也未必学得会。”阿敏说,传统花灯的灯身一般以图画和文字作为图案装饰,要求制作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美术、书法修养,经验丰富的花灯师傅会根据花灯大小尺寸提前作好勾图准备,作画时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拉。“即便会,我也不想学,太麻烦了。”对于父亲的技艺,小女儿阿漪直接表达拒绝之意。
■威水一页
22米高花灯曾获基尼斯纪录
在何汉章主导设计和制作的花灯中,有一盏曾获得过基尼斯纪录,被誉为“最大的宫灯”。这盏灯名为“世纪子母灯”,由母灯和348盏子灯组成。母灯的主体高22米,直径7.35米,连挂角子灯总宽12.23米,共六层。每层造型各异,其中有六角形、六边斗形、切角十二边形、鼓形、六角钻石形和莲花托珠形。
据何汉章介绍,做这个灯是为了参加2001年的小榄菊花会,从设计构思到制作完成,用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其中,仅制作就耗时半年。“这盏灯从2001年初就开始准备,我们10多个人做了大半年,到2011年11月底才全部完成。”如今,在何汉章的家中,仍保留着当时的设计图纸。(高薇 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