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谈《后会无期》:各取所需却各自失去的西游记
韩寒和可爱的小狗演员“马达加斯加”
或许韩寒自己也没想到,《后会无期》竟然会是一部比《小时代3》更具争议的电影。从营销手段到电影本身,韩寒和他的导演处女作所引发的话题成为近一周来的网络热点,而那些观点如此针锋相对,以至于有网友笑说:“后会无期》‘友尽’,韩寒你知道吗?" >多少人为《后会无期》‘友尽’,韩寒你知道吗?”
韩寒自己保持着低调。“朋友们请各取所需。”对于人们对《后会无期》五花八门的解读,他在微博给出了这简简单单的8个字,留下数以万计的网友继续争吵。这部电影注定成为今夏的现象级影片,而韩寒则在喧嚣中悄悄躲到了人群后面。解读这部电影,必须从解读韩寒这个人开始,可以说,这部电影见证了他的成长和改变。
【营销方式争议】
韩寒成“岳父”,纯逐利还是变轻松?
从韩寒变成“国民岳父”开始,他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悄悄发生了变化——从前的愤怒文青,如今却变得一脸慈祥。有人失望地说,为了卖电影,连韩寒都变得不酷了。
韩寒过去一度坚持不开微博,对此,他本人的解释是:“这会导致知识分子发言太即兴,那种即兴发言其实是会伤害到自己的公信力的。”如今,因为《后会无期》,韩寒对这种140字的表达方式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变,其根本原因或许是这个曾经死死别扭着不肯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少年,现在已过而立之年,走进了新的人生阶段。拍电影恰好是一个合适的契机:他找到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可以跟这个世界谈一谈。
微博卖萌,韩寒或默许
韩寒变了吗?在《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的眼中,碰了电影的韩寒确实跟几年前他刚认识的那个孤独写作孤独赛车的少年不一样了,“因为这次不是他一个人在玩”。于是,在很多人看来,韩寒在微博的活跃是某种刻意的营销,但方励却认为这只是韩寒终于懂得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已。
关于《后会无期》的营销,有个论题被讨论得颇为热烈:拿女儿或者狗狗作为噱头的韩寒,现在还有“底线”吗?其实,这么说或许还真错怪了他。
韩寒本人看到《后会无期》的完整版,其实距离电影公映已经不足一周。电影上映时那则被疯转的广告:“韩寒电影卖得好,小野嫁妆少不了。”韩寒说自己曾在事后特别吩咐过:以后还是尽量少用女儿来做噱头。
同样被热烈欢迎的还有直接成为影片“主演”的阿拉斯加犬马达加斯加。小马达除了拥有自己的个人微博,还有无数张个人剧照,甚至最近已经帮着分身乏术的剧组独立跑影院。在圈中,人人都赞这“狗营销”太成功,但也都清楚这并不关韩寒什么事。只是,韩寒无疑默许了这一切。这说明“卖萌营销”虽然跟影片的气质相去甚远,但韩寒却很清楚这种商业操作的效果是成功的。就像《大众电影》的记者在见过韩寒后所感受到的:“韩寒,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骄子,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他懂得那些俗世里的关窍。”
捆绑小四,无意且无奈
虽然双方都表示不想被捆绑,但韩寒和郭敬明无疑是这个暑期档最解不开的一对。两人初成名时就已经被联系在一起,而到了这个7月,因为《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的先后公映,关于两人关系的恶搞更是变得登峰造极。有人说,郭敬明戏里戏外赤裸裸地玩拜金,恰好被韩寒利用来显摆自己的高冷。
对此,《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告诉记者,“韩郭相争”其实更多来自媒体和大众的想象,韩寒本人其实是既无意且无奈的。一位圈内人则跟记者说得更直接:“这两个人都如此骄傲,又怎么甘心被对方捆绑?”
更何况,这种捆绑也是双刃剑。对于韩寒来说,正面意义是:不少人会买票看《后会无期》,包括已经看过《小时代3》的人,因为不这样便无法加入这个全民话题;负面意义是:韩寒的高冷,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倒向郭敬明,就像一篇影评中说的:“突然觉得郭敬明这种直接呐喊‘我要钱’的态度,好像更可爱。”
《后会无期》上映前,片方包括韩寒和任何演员,都没有透露一丁点该片的故事情节,韩寒对处女作故作神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的解释有点玄乎:“我不喜欢谈意义,因为觉得那样会限死了观众的想像,就像是回到了高中语文课,常常要总结中心思想。”再深一层,韩寒或许只是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吆喝自己的电影,这个“其他人”,可不单单只代表郭敬明。
【电影口碑争议】
段子大集合,真深刻还是装文艺?
《后会无期》是不是装文艺,这是最近对于这部影片讨论最多的话题。喜欢的人觉得韩寒这次拍出了一代人的“寂寞空虚冷”,讨厌的人则认为韩寒这次无非是又抖了点“小机灵”。还有人再次把郭敬明拿出来作为对比:“刚发现《小时代3》拍的是PPT,没想到《后会无期》又拍了个Word,中国电影到底怎么了?”实际上,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表示,韩寒想表现的并不仅仅是段子集合,但这些密集的金句的确掩盖了电影本身的一些东西。
金句太多,或有损电影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后会无期》公映第一天,片中的种种金句已经开始传遍社交网络。这又是一次很好的营销,但也让很多人误解了影片的风格。很多人得出这是一部“装×片”的感觉,正是因此而来。
“看电影之前,以为这些流行台词就代表了《后会无期》的风格,看完电影才发现它们完全不重要。”网友小辉说,“韩寒这部电影已经拍得很克制,但如果能把这些金句再删减一些,或许电影的整体感觉会更干净。”
对于这些与韩寒小说、杂文风格一脉相承的台词,另一种观点是:或许韩寒担心观众看不懂,所以想把话都给说透了。但不止一个人表示,太多的段子反而伤害了电影。
韩寒自己似乎也在事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朋友们都很喜欢《后会无期》中那些所谓精彩台词,但我每次都会被三叔边拍自己风衣边说的那一句最朴实的‘只有家里人才会对你好’所深深感动。”韩寒挑选的这句话,在很多观众心中压根就算不上金句。
散文风格,但态度认真
“如果作为叙事诗或者散文,这或许是一部佳作。但作为电影,它非常非常的不及格。”影评人朱炫对《后会无期》的批评代表了一群人的观点,他们承认影片的情怀,但同时也厌烦它的散漫和说教。
关于“到底什么才是电影”,这种争论从今年春节档的那部《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票房大火便已开始。年中的几位电影圈新贵将之再次推向高峰,包括被骂没底线地拍出导演处女作《分手大师》的邓超,还有从《小时代》被骂到《小时代3》的“美图秀秀代言人”郭敬明,以及如今的韩寒。不管如何,这三部被骂的电影,票房都很好。
制片人方励如此描述韩寒拍《后会无期》的状态:“他非常自由。”这种“自由”体现出的其中一面,便是冯绍峰等人控诉的“每天早上导演才把当天的剧本发到微信群”。但后来他们又补充,其实韩寒的剧本是早早就完成好的,只不过他到了不同的外景地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于是他每天拍完戏会连夜重新写剧本。”这种创作状态,若用“散漫”来形容,似乎有些过分严苛了。
对于《后会无期》“不像电影”的另一种解读是“不像一般电影”,这跟第一次执导筒的韩寒完全掌握了影片把控权有关,甚至连制片人都不能插手。这导致最终问世的《后会无期》是一部个人风格强烈的“作者电影”,而不是人们熟悉中的三段式的“商业电影”。
对于突破传统的冒险,目前韩寒显然急需得到更多的认同,因此他本人虽然不作评论,却一次次在微博转发网友对《后会无期》的评论——当中不乏被网友戏称为“脑洞大开”的对片中各个角色、细节、镜头的深入解读文章。
妥协现实?体现其成长
不少影评将韩寒片中的每个人物——江湖混混、木讷教师、临时演员、笔友妹妹、冒牌妓女、驴友骗子等,都一一赋予了寓言般的含义。在自认为读懂《后会无期》的观众看来,这段从最东到最西的旅程,其实就是被浓缩了的人生之路,苍凉而孤独,但仍旧满怀希望,而韩寒一直避而不答的“中心思想”则被他悄悄地放在了教师江河的身上——这个角色恰好也承担了此片最具争议的大团圆结局,江河名利双收,这样光明的处理和影片之前的风格颇有出入。
韩寒昨日也难得地在微博中对片中的角色马浩汉给出了他自己的解析,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浩汉,他说不管他在哪里拉屎,都有人给他送纸。然而一张都没见过。他说别人不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他满地都是朋友。然而成功的都是别人。他背着一条狗走了一路,最后连狗都没有跟他走。一路向西,一路失去,如此失意,如此路人,他就像最失败时候的你我。不会有人在乎你,除了你自己。”
韩寒说,希望人们能看到这片子“幽默背后的忧伤”。过去的他曾经满足了很多年轻人“酷”的想象:不拼爹,不走寻常路,早早就宣告跟高考诀别,但他的“酷”没有反映在《后会无期》中,电影在幽默中透着苍凉和无奈。这令很多粉丝感到不解,甚至失望。对这个世界,韩寒通过《后会无期》再次摆出“谈一谈”的姿态,这是否说明他要跟这个世界妥协?或者,这妥协只是已经成长了的韩寒更看透了这个世界,就像他在微博说的:“《后会无期》就像一场各取所需却各自失去的西游记,很多遗憾只能遗憾,有些错过不是过错。”(记者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