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风采|法官刘冬虹:控场有力,公益有心

04.04.2021  00:41

工作上,她努力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工作之余,她是一名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并在志愿活动中收获感动和成长,她就是被称作“东莞好人”的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刘冬

▲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刘冬虹

庭审现场控场有力

在刘冬虹主审的一宗执行复议案件听证现场,申请人钟先生原是企石一家家禽屠宰场的负责人,当地生态环境分局检查时发现他的屠宰场未验先投,遂对其做出了20万元的行政处罚。然而,由于催告书邮寄送达等环节出现问题,钟先生直到被法院执行查封财产时才知道此事,而此时的罚金已高达40万元。

整个听证过程中,钟先生的代理律师一直纠结于生态环境局的送达程序以及法院的执行依据,然而对于执行复议案件听证,主要审查的内容是法院的执行行为和执行标的是否合法。面对“跑偏了”的当事人,刘冬虹庭前、庭后都主动作出了善意提醒。此外,她还就送达的问题主动跟生态环境局一方代理人进行沟通。

庭审思路清晰、控场有力,谈吐不疾不徐、温柔可亲,是刘冬虹给人的最深印象。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民三庭副庭长,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12个春秋。

2016年,刘冬虹接手一宗房屋买卖合同二审案件,当时正值房价大涨,出卖人想要毁约不卖房子,为能解除买卖合同还主动提出可以按合同赔付违约金,而买受人一方则希望继续履行合同。刘冬虹最终判决双方继续履行合同,这起案件最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并被评为当年全省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刘冬虹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念党恩、跟党走”既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自觉,更是坚决落实党组织决策部署,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的行动自觉。“走上审判岗位后,我也始终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在审判工作中,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公益

工作上,刘冬虹努力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工作之余,她总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脑瘫儿童的活动当中。2016年12月,刘冬虹加入了风信子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帮扶脑瘫孩子的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刘冬虹还是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指导老师,她经常深入脑瘫儿童家庭,每周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4年多以来,累计服务时数已超过400小时,组织、参与100多场公益活动,公益巡讲超过20场次,培训及影响志愿者超过500人次,为脑瘫儿童送去母亲般的关爱。

由于自己和女儿的共同经历,令刘冬虹开始关注脑瘫儿童。她女儿出生时由于早产和高胆红素血症,被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经过多月的康复治疗,在接近1周岁时逐渐赶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

在自己的孩子康复以后,她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孩子和家庭,希望和他们一起努力,共同改善他们的生活。在志愿服务的大家庭里,她不仅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幸福,还收获了成长和感动,更收获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

刘冬虹希望,大家把脑瘫儿童当作普通、健康的孩子一样去看待他们,不要投以异样的眼光,让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刘冬虹说。本职工作与志愿活动相辅相成。

收获生命的感动与敬畏

多年的志愿服务,让刘冬虹的生活变得更多元化,工作中也更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2020年9月,备受社会关注的塘厦高空坠落苹果砸伤女婴凡凡一案上诉至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冬虹说:“早在意外发生之初,我就关注到了这一不幸事件,这个事件给受伤孩子带来的是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身心伤害,给不慎抛落苹果的孩子带来的是无处可逃的舆论压力和强大的心理负担,还有这两个孩子的家庭,也将因此经受严峻的考验。看到这样不幸的事件发生,同样身为母亲的我,不禁为两个孩子揪心。

然而,时间无法倒流,伤害无法逆转,能否为两个孩子、两个家庭做点什么,出于法官职业的使命感,刘冬虹主动向院领导提出,“如果该案进入二审,能否分给我承办?最终我如愿以偿。

当时一审法院判决肇事女孩一方赔偿185万元,开发商和物业无须担责,而凡凡一家则坚持认为案发楼栋的防坠落平台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于是提起了上诉。根据现场测量的结果,再咨询住建等部门,从现行法律来看,的确难以认定开发商和物业的责任。

刘冬虹尝试着对案件进行调解,最终,凡凡一家撤回上诉,并和开发商、物业公司签订专项捐赠协议,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向东莞市风信子公益服务中心定向捐赠一笔钱,用于凡凡后续的康复治疗。

作为一名法官,责任并非只有冷静理性的宣判,还应有博爱的精神、人文的关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刘冬虹用女法官特有的耐心和细致温暖着每个当事人的心,同时她又通过每一次的志愿服务收获帮助他人的幸福,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生活的感恩。

文字:尹金钟

摄影:通讯员 袁小燕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