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少数族裔教育差 失业率高一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纵有国际大都会的美誉,但少数族裔在融入社会时仍面对不少困难。有团体的调查显示,近95%的少数族裔受访者视香港为家,愿意在香港落地生根,但却在语言、教育和就业上遇到种种障碍。
新家园协会的HOME少数族裔支援服务中心于2013年和2014年的1月至11月期间,成功以家访形式访问1,800名少数族裔,并由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谭少薇和其研究小组分析1013份问卷资料,撰写《香港少数族裔的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报告》。
九成指中文深 学历低难上流
研究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中文字复杂,不懂如何记认及拼写,加上日常生活中缺乏练习机会和培训支援不足,令他们在学习中文时遇到困难,有六成人指自己的粤语程度只属初级水平。此外只有3.2%少数族裔拥有本港或非本港大学所颁发的专上学历,因此大部分人只能投身低技术行业,失业率更高达7.2%,比同期的全港失业率高约1倍。
现年18岁、巴基斯坦籍的夏天生为土生土长香港人,但在教育和就业上均面对不少障碍。他表示,过往一直接受中文教育,惟相关支援不足,且因中文成绩欠佳,未能升读大学。现时他在非牟利机构担任活动干事,协助社工举办少数族裔的活动。不过他认为僱主在招聘时,即使能力相若,亦会优先聘用熟悉本地文化的华裔人士,故感到自己与华裔同辈相比,缺少向上流动的机会。
有能力当翻译员 宜充分利用
新家园协会服务总监陈义飞认为,本港正面对人口老化的问题,而留港的少数族裔以年轻人占大多数,且在语言、运动及艺术等方面均表现突出。若特区政府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协助他们就业,不但有助解决现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陈义飞举例指,少数族裔大部分通晓印度语、尼泊尔语和乌尔都语,加上不俗的英语能力,是有能力成为翻译员,投身高增值行业,担当社会各界与少数族裔的沟通桥梁。
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谭少薇认为社会对少数族裔的认识不足,不少人对他们的印象仍停留于“接受服务的对象”。她指社会应视少数族裔为合作伙伴,并邀请他们参与制定、执行社区为本的服务。另外,她建议政府应在正规教育加入跨文化内容,让学生从小认识及欣赏多元文化,创造共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