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姓故事:港姐化身鱼蛋妹 自己导演人生戏
中新社香港7月11日电 题:(香港百姓故事)港姐化身鱼蛋妹自己导演人生戏
作者 颜霖霖
女人四十、殷实富足、头顶香港小姐光环,原本可以做一位清闲自在少奶奶的她,却选择在闹市开鱼蛋(鱼丸)店。
她就是谭小环,1994年香港小姐冠军得主,尔后加入TVB(香港无线电视)成为艺人。就在今年,谭小环突然淡出娱乐圈,在铜锣湾做起了鱼蛋生意。
“我是第一个做鱼蛋生意的香港小姐。”如今她周一至周四每天能卖三千颗鱼蛋,周六、周日能卖出上万颗。站在喧嚣的铜锣湾,身着T恤衫、牛仔裤的谭小环,大汗淋漓地为顾客递上一串串鱼蛋,再熟练地接过5元、10元的硬币、纸钞,与其他鱼蛋妹相差无几。
“我在和时间竞赛!多卖一天就多赚一天的钱,如果上半个月赚够了支付员工的薪水及12万港元的月租,那我下半个月的日子就舒服多了。”她说。
为适应酷暑店内的热气腾腾,谭小环剪短了多年的长发,选择素颜摆档。“既然要站在街上,我就是普通人,就应该做一些普通的事。”
做鱼蛋生意的要领,谭小环早已烂熟于心。买入食材的多少,取决于客流量,周一到四的客人比五、六、日的少,所以进货也得少;她还得时刻留意老天爷的脸色:香港风多雨多,一旦刮风下雨,光顾的人就少很多。
香港小姐、TVB艺人、鱼蛋妹,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记者追问为何如此“急转弯”,谭小环说,因为很多人怀念着“那些年”的香港味道。
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为儿时喜欢的一家鱼蛋铺关闭而伤感。从未涉猎食肆生意的谭小环心想,为何不自己开一间呢?在相熟经验人士的指点下,她快速掌握了店铺的装修规格、经营门道,仅用了半个月便成功开张迎客。
与其他艺人只做“挂名”老板不同,谭小环于酷暑下直接操持着鱼蛋生意。为维持食物质量,做到咸淡适中,她坚持每天试吃。
此外,她更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小吃店的客人希望扔下十蚊(元)就立即拿货走人!于是她引进了意大利雪糕单球,并将它们独立拆分包装雪藏,“我们连雪糕也要比别人卖得快!”
从小就是“扫街精”的谭小环自然是看烦了香港鱼蛋“阿姐”们的目无表情,于是她要求自家店铺的阿姐“好笑容”、“讲多谢”。“虽然只是十蚊、二十蚊的小吃,但我还是希望能提供到优质的服务。”
“创业成功了,但守业,我还在学习。”随着媒体或褒或贬的大幅报道,谭小环的鱼蛋店增添了一圈明星光环,“看热闹”的客人络绎不绝,但她也担心,冲着“港姐”光环而来的顾客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谈及过去艺人经历时,谭小环脱口而出道:“娱乐圈没隐私。”顶着“港姐”头衔,原本却是“扫街精”(喜欢品尝街边小吃)的谭小环也曾不敢当街当巷地吃鱼蛋,她害怕极了被人监视、品头论足的感觉。
当时的她被严重地压抑着,生活中但凡遇见不如意的事就会发脾气。“那是很重的心理枷锁,所有人都觉得港姐就应该大方高贵、谈吐斯文,嫁给有钱人,踏入上流社会。但我觉得那都是骗人的!不要忘记,我也是人。”
如今的谭小环,淡然自若。她每隔三、四个月,就会去日本和泰国旅行。放松之余,在日本,她可以采购原材料,在泰国可以尝试当地特色香料,为鱼蛋铺研发新口味,她学会了忙里偷闲。
接受采访时的谭小环,淡淡的妆容,淡淡地笑。“我好蠢,好戆居”、“我好钝,没法举一反三”是她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但她也说:“我想做自己生活的导演!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剧本,然后照着办。”
谭小环鱼蛋店门口显眼地贴满了“港姐化身鱼蛋妹”的报道剪报,淡出娱乐圈的她从未离开公众视野,只不过故事的主角由艺人,变成了生意人。
记者再次见到她时,谭小环已脱下体恤衫、牛仔裤,换上黑白绸缎抹胸礼服、披着斗篷,站在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为其设计眼妆的国际知名化妆师说,在她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一朵绽放的百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