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扎根北京 称平台视野都很广阔(图)

05.10.2014  13:10

  图:余家鸿选择赴北京发展,见证、参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来源:香港《大公报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从伦敦投行的华人精英,到国有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余家鸿从香港出发,在国际资本竞逐的金融市场打拼,而立之年后选择来到北京。他以自身学识及国际历练,见证、参与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蓬勃发展。

  “香港人并不了解内地。”最初是一位在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朋友的这句话,激发了余家鸿的猎奇心,令他决定到北京看一看。2009年,凭藉曾在欧洲金融机构工作的履历及经验,余家鸿顺利通过多轮考核,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7年的中投公司是主要从事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的国有独资企业。“以规模和成立历史来说,中投是很有活力的一个公司,身处它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余家鸿这样解释他的选择。

  在余家鸿的理解中,认识现在的中国,重要的是认识中国政府如何运作。“在大型的中资机构中亲身工作过,就会对中国社会的认知更加好奇。”从普通员工到管理一个投资团队的组合经理,这一好奇,就是五年。

   国际平台参与海外投资

  和余家鸿的预期一致,在北京的国际大型投资机构工作,平台和视野都很广阔,“这是香港的工作很难接触到的。

  作为主体业务之一是境外投资的企业,中投公司对“海归”背景相当看重。“这里的招聘是国际水平,和一流投资银行没有差别。”目前,中投有超过六成的员工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从伦敦到香港,国际金融机构打拼的经验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优势。

  余家鸿目前的工作是管理一个多资产投资团队,投资涉及全球多个二级市场。由于合作伙伴多在欧美,要经常出国进行实地考察。五年中,余家鸿最深刻的感受是,中国经济实力很雄厚,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更引起海外投资市场的注目。“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日趋加大且涉及多个领域,中投因其主权财富基金性质及经营状况,国外被投资方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愿望。

  “参与中投的工作是认识国情很好的一个切入点,我们扮演了一个桥梁的角色。世界一流金融机构对我们态度都是开放和欢迎的,交流的水平和高度是别的工作很难企及的。”余家鸿说,不同于在国外基金投行要努力把自己塑造为“销售员”的角色,中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海外投资平台,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投资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吃透国情把脉国际市场

  资深的金融从业者都不会否认,金融行业容易受到危机的波及,工作流动性大,难以做出长期的职业规划。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免受影响平稳度过,曾让余家鸿大感惊讶,现在他更相信,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具备了长期财务投资者的全方面优势。

  “外界看中国的眼光和实际情况会有落差。”余家鸿认为,中国金融决策机制和西方其实并不相同,很多事情是政府可以有效管控。或许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同中国投资机构从业人员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相信经过接触和了解后就会发现,“我们专业的调研、分析水平,远超他们的想象。

   多元化对外投资迎商机

  余家鸿感叹,尤其这一两年来,外界对于中国新政府的决心和能力评价很高,更积极看待中国的对外投资。“如果没有亲身在内地工作过,很难有这个认知。

  余家鸿认为,随着资本帐户打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金融机构面对世界的多样化投资必定是大方向。从企业、银行、到个人,都会有可能到国外投资,百姓到美国买房都会是很平常的选择,“以前很陌生的事物,将会产生快速而多样的变化。” (记者 步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