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在心中】马宏声:用DNA解锁大案要案
马宏声善于利用DNA技术解锁大案要案。
最叻
警察档案
马宏声,38岁,现任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副中队长。从警14年以来,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法医”逐渐成长为顺德公安机关DNA专业的“领头羊”,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曾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一次,2012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人民警察,2015年被评为“佛山市十佳人民警察”,2016年被选为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如果不是穿着一身笔挺的警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马宏声,更像是一位大学里的老师。但在镜片的后面,却藏着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他将法医现场技术和DNA检测技术结合,让受害者或在犯罪现场提取的物证“开口说话”,屡破大案要案。
作为利用DNA技术解锁大案要案的“名探”,马宏声凭借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创新物证保存和检测的方法,并在省内率先“破除”DNA检验门槛,提出“DNA检验为一切有需要的案件服务”的理念,将DNA技术应用在打击侵财、打拐、失踪人口比对等领域。
DNA“名探”独创物证保存方法
“DNA技术就像一把钥匙,有时可以很快地打开案件这把锁并抓获犯罪分子;有时犯罪分子作案后销声匿迹,但手中只要拿到这把钥匙,就一定能打开那把锁。”马宏声说,2015年2月,在容桂马岗大桥附近水域发现一具尸体,严重腐败的尸体让物证提取工作十分困难。
抱着不放弃一丝希望的态度,马宏声在死者身上和行李箱仔细勘察,最终在死者的衣服中发现一片指甲屑,并在死者的裤子中发现精斑。“死者是一名年轻的孕妇,在她的子宫中发现一个胚胎,而且通过DNA检测发现三个物证指向同一个人。”
2016年年中,在勒流一起普通的手机盗窃案中,盗窃嫌疑人的DNA被警方提取,最终被比对成功为上述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该男子在证据面前供认了犯罪事实。
“我们现在能够检验出的只是物证的一小部分信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物证上的信息尽量完整地保存下来。”自2004年接触DNA检验以来,马宏声不断提高自身的检验能力,在多起疑难案件的DNA检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面对基层刑侦遇到的瓶颈和困难时,马宏声更像是一个研究者,创新物证保存和检测方法。
2004年,初出茅庐的马宏声在一次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尸体检材的保存方法并非只有教科书里所教的冷冻保存的方法,而是突破束缚从实际出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新的想法———将尸体检材的肋软骨干燥保存。
马宏声独创的肋软骨切片干燥保存法,在常温下,滤纸包装后纸袋常温保存可以使肋软骨干燥,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的冷冻保存,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保存尸体检材的成本,可以将尸体检材的保存期限提高至几十年甚至更久,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推广到整个广东公安系统,并被写入《佛山市生物检材送检规定》之中。
“DNA检验为一切有需要案件服务”
由于基础工作扎实,业务技能高超,自2008年顺德公安DNA实验室成立以来,每年都有通过DNA比中破获的命案积案,马宏声也成为了顺德追凶的“名探”。
“公安的工作有一定的神秘感,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感受也往往会集中在身边的小案上,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小案的检验。”马宏声在日常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敞开大门检小案的的诺言,从解决盗抢类中小案件着手,在省内率先“破除”DNA检验门槛,提出“DNA检验为一切有需要的案件服务”的理念。
顺德DNA认定的侵财类犯罪嫌疑人从2008年的23宗达到了2015年的621宗,顺德区侵财类案件的发案率下降20 .03%。2016年顺德区两抢案件的破案率超过90%,创下近年来“两抢”案件破案最好成绩。除了打击侵财的案件,马宏声还将DNA检测运用到打拐、失踪人口比对等贴近群众的案件中。
在马宏声的带领下,顺德DNA实验室在实验的标准化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10年顺德区DNA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顺德DNA实验室成为国内第二家,省内唯一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县区级DNA实验室,使得顺德的DNA检验走上了标准化建设的快车道,为检验“零差错”的记录保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朱成方 通讯员:曾祥龙 刘江 编辑: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