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异国 血与泪铸成交通大动脉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已经平稳地运行了一个多世纪,遥想当年,在铁路沿线修路的五邑籍华工吃不饱穿不暖,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伤亡事故频发,数千名五邑籍华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五邑籍华工用血汗和泪水铸成了贯通加拿大的交通大动脉。
工作艰辛,待遇极差
虽然工作环境异常艰险与恶劣,但这些日夜奋战的五邑籍华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相应的生活保障,这曾引发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抗议。
毋庸置疑,血汗与泪水交融在他们的筑路生涯中。
加拿大卑诗省著名华侨史研究专家蔡小珊教授说:“华工们的生活待遇太差了。”根据蔡小珊教授的研究,五邑籍华工的待遇极差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干的是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但工资很低;住宿条件十分简陋,相当拥挤;饮食单调、生活环境恶劣;消费权利被限制,不得不高价消费;医疗得不到保障;工作朝不保夕。
华工做的是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比如清扫路基、用火药开山等,但是工资确实是最低的。华工的工资是1.00加元每天,一天工作8小时。而其他国籍的劳工(尤其是白人)工资是1.50加元每天,1882年因为缺乏劳工,白人的工资更是加到1.75—2.00加元每天。更甚的是,华工的工资中,每元里的30分都会被扣除,用来偿还他们来加拿大的路费。实际上,华工一天的收入只有70分。还有,他们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冬天地皮冰冻了,不可以翻土、挖泥,他们不能干活,也就没有工资。此外,华工如果因病无法工作的话,也拿不到薪水。
华工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相当拥挤。华工们在帐篷或睡袋里睡觉,没有床铺、浴室和厕所,澡堂和马桶则在营地外,非常不方便。随着铁轨越铺越长,华工们不得不转移到另外的营地去。搬迁时,华工们常常要带着帐篷、生活用品等,徒步40多公里去下一个营地。而白人劳工住的是宿舍,屋内的各种生活设备比较完备。
华工的饮食单调、生活环境恶劣。华工们的主要食品包括米、蔬菜和三文鱼,由铁路公司提供。但是,供应粮食的承包商是联昌公司(招募华工来建筑铁路的公司),该公司的供应时常货不对板,短斤缺两,不够粮食吃的华工就不得不自己另外掏钱去买粮食。1881年5月1日的加拿大《殖民日报》曾报道:住在耶鲁溪附近第17号营地的华工发现,供应给他们的大米和糖都缺斤少两,每袋少了5至8磅。这事曾引起华工们的抗议。
华工的消费权利被限制,不得不高价购买生活用品和粮食。如果华工需要购买日用品、衣服、鞋子,或是自己爱吃的粮食,他们只能在铁路公司的杂货店里购买,但价格比其他杂货店的要贵两三倍。例如,华工常食用的大米,铁路公司的价格是9分/磅,而旧金山或其他商店的价格则是4分/磅;华工所穿的工装裤,铁路公司的价格是$1元/条,而旧金山或其他商店的价格则是50分/条……
华工的医疗得不到保障,一旦生病了常常得不到治疗。虽然铁路总部和利顿分部都设有医务所,劳工们(包括华工)生病了,医务所的医生和护士却不会给他们治疗,医务人员只照顾在工地上受伤的劳工。铁路公司指定麦尔连医生(Dr. McLean)为在工地上受伤的华工料理,但没有看到他治疗华工的报道,只看到他为遇难的华工签死亡证的报道。根据加拿大《内陆哨报》和《殖民日报》报道:1883年2月1日,耶鲁镇附近的第14号营地,至少有6名华工因受坏血病的折磨而死去。同月,在希望镇附近,又有7名华工死于坏血病。
华工的工作朝不保夕,随时有被解雇的危险。假如白人管工不满意华工工作的速度或质量,华工随时会被解雇。1883年5月,太平洋铁路施工至利顿附近,在浩踢尔(Hautier)施工站负责28营的管工格尔利(J. Gray)对两名华工的工作表现不满意,于是开除了他们。当时,这一开除事件曾引起很大的骚乱。
冬天生火取暖遭拒
加拿大异常寒冷的天气,给出生在珠江三角洲的五邑籍华工带来了平生未尝过的痛苦滋味。蔡小珊教授告诉记者,加拿大卑诗省夏天的平均温度是35℃,冬天的平均温度则是-2℃,每年10月底就开始打霜,接着就是下雪。
当年,在寒冷的山谷里,在看不见村庄、看不见商店也看不见亲人的地方,勇敢的五邑籍华工使用着简陋的工具,进行着打石、爆破、五金打磨、伐木、筑桥等各种艰苦的工作。悬崖深谷里的劳动,考验着这一大批从太平洋彼岸招来的广东五邑籍华工。
众所周知,广东是很温暖的地方,很多人习惯穿拖鞋,不习惯穿靴子。所以,刚来到加拿大时,五邑籍华工没有靴子。天气变冷后,他们只好把装土豆的麻袋撕成布条,将脚裹得又大又笨,而铁路公司不提供任何劳动服装、手套和靴子。在深山荒漠中露天工作的五邑籍华工只好在营地烧柴取暖,并煲水泡茶来保温。寒冬时节,五邑籍华工们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这样做,这些取暖方法在他们的家乡是最常见不过的了。但是,这样的取暖方法竟然被管工拒绝了,这当中的辛酸,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因为管工拒绝华工煲水泡茶,曾引发以下一次罢工事件——
1882年11月30日,加拿大《内陆哨报》报道称:一组在尼寇敏(Nicomin)施工的华工“拆卸和收起他们的帐篷,‘不干了!’”事情的起因是白人管工拒绝华工们在山坡生火取暖,以及煮水泡大壶茶取暖。该报道继续写道,“在这么多变的气候下,要想让这些中国人承受这么寒冷的天气是不现实的。”
5年间4000多名华工丧命
因住地离工地很远,华工们每天要步行往返几十公里,而工作时间每日达10小时。当时,没有挖掘机等现代机械,华工们全靠人力,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或者用铁锹、铁镐修路,将铁轨扛到路基上铺好,再一锤一锤地把道钉敲进铁轨中,这些艰巨的工作都是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完成的。劳累过度,营养不良,加之医疗条件太差,经常有大批华工死亡。
落基山脉的崇山峻岭与咆哮的弗雷泽河,为太平洋铁路西段沿线的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许多路段都是在悬崖峭壁上活生生炸出来的。华工们用绳子攀登悬崖,在山中修路,有时候绳子断了,他们就会掉下谷底摔死,但是铁路还得继续修下去,于是就不断有华工失去性命。“千岩万壑创新路,铁路华工泪斑斑。”据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承包商翁德唐克在皇家委员会上所做的保守估计,在铁路施工期间,至少死了600名华工,即每英里死4名,另一说法为1500名。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五邑籍华工承担了西段铁路,特别是雷夫斯托克(Revelstoke)至温哥华的400公里,在这一工程中,不少人死于爆破、塌方、暴风雪、疫病,甚至被出没于深山荒岭中的灰熊等凶猛动物吞噬……如在1882年的一次塌方中,就有几十名台山籍华工被压死。1884年,有2000名华工死于坏血病。在修筑铁路的5年间,有4000多名华工丧失了生命,此外,还有成百上千的筑路工人在铁路修通后无钱回国而漂泊异乡。
有人说,弗雷泽河谷每一英尺的路基下埋有一名华工的尸骸,这里有“死亡河谷”之称,这句话绝非夸大其词。1890年,加拿大维多利亚中华会馆从弗雷泽河谷收殓到300具华工尸骸,并把它们运回中国安葬。
1938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华人慈善协会曾收集1000多具华人尸骸装运回中国。
2006年,加拿大总理哈珀为当年向华人铁路工人收取“人头税”道歉的时候,卑诗省的华人媒体为这段历史总结的数据为:“1880年(光绪6年),铁路公司在广东省聘请了5000名工人,亦在加州聘请了7000名华人。”也就是说,前后聘请了1.2万名华工。其中,第一批从广东跨海而来的5000名工人在修完西部这一段铁路之后,只剩下“1千5百人”。也就是说,仅仅在修建铁路的西部路段,就已经有3000多名华工丧生。这还没有计算从广东跨海到加拿大的海上旅途中死去的华工人数,现实绝对比任何历史书上的数字都要残酷。
在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期间,成千上万的五邑籍华工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正是他们的鲜血与泪水,伴着铁轨,铺成了这条促进加拿大统一和推动加拿大经济繁荣的交通大动脉。
蔡小珊教授认为,五邑籍华工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事迹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接受大自然的挑战,克服恶劣的环境,甚至是献出宝贵的生命,替太平洋铁路公司在卑诗省修成铁路,把加拿大东西海岸之间的各省连接起来,他们的事迹是加拿大、中国和华裔的一页重要的历史。
相关新闻
2000名华工寒冬被遗弃
蔡小珊教授提供给记者的2015年5月15日出版的加拿大《明报》上,报道了在1883年至1884年的寒冬季节里,2000名华工被铁路公司遗弃在利顿附近的铁路旁一事。
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拿大人伯尼·范德里奇就致力于收藏与华人历史有关的文物,并寻找华人遗迹。根据伯尼的研究,1883年至1884年,利顿经历了史上最为酷冷的寒冬之一。当时,铁路公司曾经将2000名铁路华工遗弃在当地,任其自生自灭,华工们只好在石堆下生活,每日靠早上日出时的一丁点儿温暖,并捡食河边的死鱼,熬过寒冬。
根据伯尼的考究,2000名华工在寒冬被遗弃的地方,是利顿附近的Spences Bridge。伯尼说,当时太平洋铁路公司从中国运来数以千计的华工修筑铁路,但在1883年至1884年的冬天,由于天气寒冷,工程无法进行,公司就将2000人暂时解雇,一分钱工资也不给,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一名当时经过该处的旅行者在游记中写道,他看到数百名华人在Spences Bridge的一处铁路旁挖壕取暖,上面堆了一些石头挡风。伯尼说,一般来说,在地下四(英)尺左右,温度就可以保持恒温,这个方法也是原住民用了几千年的,所以不排除有原住民教导华工挖壕取暖。
伯尼估计,华工会选择在该地点过冬,是因为该处的北面有山挡住寒风,而驻扎营地河流的对岸,是正东日出的地方,在营地能第一时间吸收阳光取暖。
当年,许多华工靠捡拾沿河的死三文鱼充饥,或从附近的农庄偷食物撑过去,而奇迹般地,大部分人都熬过了这个史上最冷的寒冬之一。
【相关链接】
中国人到加拿大谋生以台山人最早、最多
中国人到加拿大谋生,以五邑人,尤其台山人最早、最多。1858年6月,首批华工数百人就由美国加州进入维多利亚,在弗雷塞河下游金矿区“挖金”,其中台山籍华侨占了90%。
到19世纪80年代,由于修建太平洋铁路,以台山人为主体的五邑华侨急剧增加:1884年加拿大华侨中几乎有2/3来自五邑地区,台山人又占其中的1/3。纳奈莫的华侨60%是台山人;奎斯纳尔溪溪口的华侨3/4以上是开平籍人,利顿的华侨1/2以上是新会人。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加拿大的台山籍华侨约占华侨总数的45%。如果加上开平、恩平和新会3地(鹤山人极少),比例估计高达七八成。
100多年来,四邑话是北美华人社会通行的“唐话”、“普通话”,各地唐人街是四邑乡音的“天下”。
【参考资料】
李东海著《加拿大华侨史》
梅伟强、张国雄编著《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史》
李宁玉编著《枫骨中华魂》画册
周蔡小珊著《北方的侨居客》、《血泪洒铁路》、《追寻梦想》
侯俐、张漓编著《金山》
Ma, Ching, (马青)Chinese Pioneers,
Morton, James,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 Th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
参考的加拿大报章:
《殖民日报》、《标准日报》、《内陆哨报》、《温哥华太阳报》、《维多利亚公报》、《明报》、《环球华报》
策划:钟筱村
统筹:傅健 陈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