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校长、陈金龙教授刊文《南方日报》

28.05.2016  20:32

5月24日,省社科联、南方日报社联合召开“广东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议”。今日,《南方日报》02版专版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学习笔谈。我校校长刘鸣刊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陈金龙教授刊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均从不同的专业视域和角度,深入谈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南方日报》编者按

 

5月24日,省社科联、南方日报社联合召开“广东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 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 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 业的纲领性文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社科界要勇担光荣使命,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切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刘鸣(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高度,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实际上道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通俗一点讲,就是为人民做学问,要把人民作为成果评价的主体,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成果评价的尺度,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规定和要求的,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义性的来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立学之本和生命力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满足人民根本利益,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改革开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每一次突破与进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从本质上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突出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准确定位、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进而引领和推动实践发展。为人民做学问,必然要求学问为人民所需、为人民所用。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反映群众的真实意愿,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创新话语体系。要让人民群众接受,必须让他们先懂,只有“接地气”才会“有人气”,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创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术观点的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的内容;二是学术观点表达方式、呈现形式的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的形式。要始终坚持大众化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善于把深邃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善于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进去的理论和学术观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首届广东优秀社会科学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站在人民的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分散在马克思主义各具体学科的具体观点,采借矛盾分析、系统分析、运动分析、阶级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当今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问题,既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经世致用之功,也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回答现实,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可能步入误区、陷入歧途。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崛起之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的学者、政要站在不同立场,作出了不同评价,给出了不同答案。在此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科学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理性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要科学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揭示中国故事、中国奇迹的奥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

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向,既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构成要素。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矫正学术界的崇洋心理,破除对西方的话语依赖与话语崇拜,用中国学术、中国话语、中国概念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故事,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因此,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为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

 

原文链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5/28/node_582.htm

 

作者/通讯员:南方日报 | 来源:《南方日报》 | 编辑: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