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学者齐聚“中衡山论坛” 畅谈“现代农业工程”
11月5日下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主办,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七期广东中衡山论坛——“现代农业工程”高端论坛在红满堂隆重举行。
围绕“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赵春江院士和中国农业大学韩鲁佳教授分别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农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等方向,与现场两百多名师生分享了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农业工程领域的前沿性和战略性问题,把脉农业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我校罗锡文教授主持。
我校副校长仇荣亮教授致开幕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东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农业工程学科与“新农科”的融合助力。
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省科技厅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设立了现代种业、精准农业、食品安全、智能农机装备等4个方向,他希望省内外相关单位和专家群策群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聚集科研和产业的优势力量,营造现代农业工程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共同促进广东省现代农业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与推广应用,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赵春江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引发农业的第三次革命“农业数字革命”正在到来。他从作物育种、土壤数字化检测技术、动物智慧生产等方面介绍了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范例,并提出:农业智能化将是未来现代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任露泉院士从仿生学师法自然的理念切入,分别从仿生行走、仿生脱附减阻、仿生降损增效、仿生摩擦学等4个方向介绍了农业机械的仿生实践。他提出,通过模拟生物的优异功能特牲,运用仿生设计和制造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实现新/旧高端农机零部件的寿命延伸和功能优化,为新型高效的农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方法支撑。
陈学庚院士指出,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机械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机械制造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农业机械使用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以期达到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的总目标。
韩鲁佳教授介绍了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农业生物质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作为原料,开展了原料特性与物性表征、加工工艺与装备、转化机理与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地点“中衡山”冠名的“广东中衡山论坛”已成功举办七期。本期“中衡山论坛”的主题聚焦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依托我省现代农业战略性产业发展机遇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重点学科优势,重点突破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对于岭南现代农业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图/方玮 工程学院 齐龙 融媒体工作室 徐怡帆 黄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