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何时容易被鉴定为精神病?

30.09.2015  11:39

“今天看到一老人摔倒了,于是赶紧过去扶。没想到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说我撞倒了她。我急忙说,监控会还我清白的。老人说,别傻了,这里没有监控。我直接一脚踹过去,说没监控你也敢这么‘屌’。她儿子说,我们边上把你踹人都给录 视频 了。我冷笑一声,从兜里缓缓地掏出了一本火红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证》”。

这是一个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讽刺性段子,背景是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新闻事件:南京宝马撞车案的司法鉴定,让“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词火了。

我捕捉到了公众的心理背景:受刺激、无奈、害怕。

这个词是精神病专家们的发明,而用在“司法鉴定”上,恰又具有法律效力,构成了完美的“知识-权力”链。

这一切,有着怎样的发生机制呢?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你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个什么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