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学世家的百年“抗疫”史

27.05.2021  12:32

从上世纪30年代在乡村推广“种洋痘”预防天花,到1978年上门说服村民打预防针,再到如今接种新冠疫苗,东莞桥头医学世家剑良家族的“抗疫”故事,已传承延续近百年。

莫剑良是桥头社卫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心副主任,共产党员,每天都在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奔忙,一如他的祖辈们。

莫剑良的舅公邓学而上世纪30年代推广洋痘接种,祖母邓衬婵免费为村民接种;父亲莫康平是东莞县第一批赤脚医生,上门说服村民打预防针。

新中国成立前的天花疫情、2003年的非典、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都站在抗疫最前线。”近百年来,莫剑良家族谨记“做医生,就是做好事”的家训,扎根基层,守护百姓安康。

■莫剑良在抗疫一线

见证与力行

几代人冲在防疫一线

最近几个月,莫剑良和妻子张卓都在桥头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为接种工作忙碌着。张卓是桥头社卫中心的护士。

越来越多群众主动来接种新冠疫苗。”莫剑良还记得,去年12月,新冠疫苗刚开始在桥头重点人群中接种,为打消观望和犹豫的念头,身为党员的他,带头撸起袖子上。

同是抗击疫情的一幕,曾发生在70多年前——

1947年,东莞出现天花疫情,莫剑良的祖母邓衬婵从哥哥邓学而那里拿回洋痘,免费为桥头石水口村民接种。当时,人们虽然害怕天花,但也惧怕和拒绝种洋痘。疫情紧急,邓衬婵一把抓住从身边走过的儿子,当着所有村民的面,给儿子第一个接种上了洋痘,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大家自觉种上洋痘,避免感染天花。

■莫剑良祖母邓衬婵

邓衬婵的故事,桥头石水口村老一辈人都记得。她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妇幼保健工作,把自家的床当作产检床,为村民接生,常常义务照顾病人。她常说:“做医生,就是做好事。

邓衬婵悬壶济世的理念,来自哥哥邓学而和嫂嫂刘爱莲。

上世纪30年代,邓学而和助产士妻子刘爱莲,在桥头的东桥市,以及石龙、石排等地,开了“全科医师邓学而诊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天花、麻疹、小儿麻痹症等疫病横行,夫妻俩不仅治病,还在莞邑乡村推广接种洋痘,预防天花。

村里老老少少臂膀上种牛痘留下的印疤,都是我祖母、我父亲造福乡亲的作品。”莫剑良的父亲莫康平在邓衬婵身边耳濡目染,也成为一名医生。

1966年,莫康平被选派到石龙人民医院学医,成为当时东莞县第一批赤脚医生。他创办卫生站,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跟城里人一样,看病可以报销。

莫康平治病的同时,也为“防疫”奔忙。

原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持续实施大规模全民种牛痘,新中国成立前横行的天花病得到控制并被消灭。到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国家卫生规划,农村打预防针这一项工作继续由赤脚医生来做。

莫康平所在的村人口最多,打预防针的人数是其他小村的几倍,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接种意识都有待提高。傍晚,村里大喇叭响起了儿童打预防针的通知,总有人不按时前来卫生站打预防针,莫康平会一个一个地上门催促。

莫剑良继承了先辈的“衣钵”,成为全市第一批全科医师,机缘巧合下负责起桥头社卫中心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也干起了“打预防针的事”。

传承与坚守

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

如今,人们健康素养提高了,在桥头镇预防接种门诊,莫剑良没有遇见旧时舅公、祖母种洋痘时的囧境,也不用像父亲那样上门催促群众打预防针,却面临着新的挑战。

莫剑良记得,2013年,全新的预防接种门诊开业第二天,石水口村就出现麻疹病例,隔离、消毒、查漏、强化接种……一系列科学有序的措施中,疫情被扑灭在萌芽当中。

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当时还是桥头医院住院医师的莫剑良,每天就收治多名发热患者。

时光如梭,来到2020年,更大的挑战摆在莫剑良面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一次,在隔离中心、诊室、预检分诊台、路口等抗疫一线,莫剑良家族有更多成员并肩作战。

哥哥和妹妹是医生,大嫂是牙医,当时我们大家族有6名医务人员投身疫情抗击战中。”2020年1月26日晚,痛风症仍在发作、连走路都困难的莫剑良接到上级通知后,毫不犹豫投入疫情排查工作。为尽快止住痛风疼痛,莫剑良吃下止痛药,多带了几个口罩就奔赴一线。他在集中隔离中心通宵值守,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敲开了一扇又一扇门,开展防疫工作。

莫剑良的妻子也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核酸取样队的护士。

■莫剑良的妻子张卓在为群众接种新冠疫苗

祖母邓衬婵那句“做医生,就是做好事”的家训,在这个家族里转化为一个个义不容辞的抗疫行动。

今年1月11日晚,一名港籍跨境货车司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曾在桥头活动的消息传来,作为桥头社卫中心副主任,莫剑良第一时间调度医务人员,迅速开展流调、排查、隔离工作。他带头深入工厂、杂货店、住宅查找密切接触人员,落实隔离措施,忙到天亮。第二天接着开展核酸大筛查等工作,连续作战到次日凌晨3点,连同兄弟单位高效完成了23000多人的筛查任务,这是东莞市首次大规模核酸筛查。那两晚是东莞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莫剑良一直没有合眼睡觉,双腿肿得走路困难,声音沙哑得说不出话来,手机也用尽了3块充电宝的电量。

莫剑良的哥哥莫剑光是乡村医生,桥头镇召集乡村医生支援抗疫时,莫剑光第一天便来到核酸筛查点。大嫂罗婉嫦是牙医,妹妹莫婉爱也是医生,姑嫂俩都是“三人小组”成员,经常通宵达旦排查密接人员。

当前,桥头镇如火如荼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莫剑良和妻子张卓全身心投入了接种工作中。

从种洋痘到打预防针,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疫情,我家几代人都跟上了近百年防疫医学发展的步伐,这是际遇,是坚守,更是传承。”莫剑良的侄子莫浩聪目前是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未来也将披上白大褂,传承父辈们的医者仁心。

文字:邓文燕 通讯员 赖燕芳

图片:桥头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