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莞市委“一号文”聚焦“三个走在前列”

22.01.2016  09:22

制图/杨智宏

■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对外开放。图为石龙至中亚班列开出。(资料图 郑琳东 实习生 方茂昌 摄)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十三五”如何谋篇布局,重点和着力点何在?莞版发展路线图,如何紧扣本地特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决胜未来五年发展?“三个走在前列”,成为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响亮的答案,也是具有东莞特色的“十三五”战略构想。

昨日,近1.5万字、28页纸的《中共东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三个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文件又被称之为2016年东莞市委“一号文”。

市委“一号文”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三个走在前列”战略方向,更对这一战略重点进行细化、深化和量化。因此,2016年的市委“一号文”又被称之为落实“三个走在前列”战略重点的行动大纲。分析人士指出,这说明“三个走在前列”大方向已定,东莞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当前的关键已是重点突破、狠抓落实。

■量化“一号文”

创新打造“三高地”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

前不久,市委就“十三五”规划提出“三个走在前列”的战略重点,需要进行系统回答和部署。市委“一号文”则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战略重点进行细化。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型 经济 体系,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成为区域创新高地、创新型企业高地和高端人才高地,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建设成效位居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列。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50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科研团队引进培育以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等工作位居全省全国前列。

开放创造五优势

外贸总额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对外开放方面,到2020年,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外贸总额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高新技术出口占比均超过40%,在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等四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改革实现五突破

推动简政放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深化改革方面,到2020年,全面完成一批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任务,深入开展一批新的重大改革试点,深化一批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特色改革,率先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牵引带动和协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努力在结构调整、简政放权、城市治理、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五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一号文”干货盘点

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主要是完善利益平衡和共享机制,推动松山湖(生态园)与周边镇街统筹发展。促进散裂中子源基础科研成果向应用成果转化,打造“东莞科学城”。健全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建设区域性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市场。以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等为载体,打造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打造创新型企业高地,主要是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大型骨干科技企业、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孵化企业、服务企业方面的作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融资功能,搭建好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创新创业平台。

打造高端人才高地,主要是以超常规举措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创建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快与工信部共建人才交流中心华南分中心。谋划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立并发挥好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功能,优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搭建国际商品交易平台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推动对外开放合作走在前列,目前东莞外贸有四个长处,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分别是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出口额、合同外资总量、实际外资总量。

所谓增创四大优势,就是在外贸转型升级发展方面,搭建国际商品交易平台:积极培育一批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服务平台,引入清算结算中心等相关机构,健全交易服务功能;建立全球网络流通新体系:积极培育一批双向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商品交易市场,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外商 投资 管理服务方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加强与发达国家工业4.0合作,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实现东莞制造企业与国外先进技术有效对接。推进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以大力引进港澳台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推进 金融 、教育、科技、文化、医疗、法律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资源,推动中俄贸易产业园、埃塞俄比亚中国东莞华坚国际轻工业园的合作建设和持续发展。深度拓展国际大通道功能:推动虎门港与日韩和东南亚国家沿线港口设立直航航线,加强水铁联运,争取形成覆盖东盟、中亚、东亚、欧洲等地区的跨境大通道。建立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境外政府、机构、企业的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推动重点经贸项目合作与科技人文交流紧密结合。

对外贸易投资服务方面,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更多更好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探索发展一批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实验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建立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做大跨境人民币跨国企业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推进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资格认定制度(QDII2)等试点,不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完善国际商事纠纷及贸易风险处理机制:加快建立国际商事调解和仲裁服务机制,帮助企业以更快速、更经济、更专业的方式解决各种涉外商事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