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墓地门口被装摄像头 监控非法下葬

06.04.2015  04:46

原先的布料牌子遭破坏,昌平区民政局在墓地路口竖起高大的铁皮牌子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农村非法墓地是近年来殡葬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来只能面向本村村民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偷偷对外销售,还有私自建设没有经过审批的墓地对外经营,这些都是政策不允许的。民政部门也在查处,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发布消息,去年全年共取缔非法公墓三处,就地封存已安葬墓穴806座,拆除墓穴1800座,迁移散坟3000余座。至此,本市目前已查处17家非法公墓。但类似问题屡禁不止,殡葬执法存在哪些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本报讯 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发布消息,去年全年共取缔非法公墓三处,就地封存已安葬墓穴806座,拆除墓穴1800座,迁移散坟3000余座。这三家包括曾经被曝“活死人墓”的昌平华夏龙苑,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探访发现,这一屡禁不止的非法公墓已经被查封,但里面的多数墓碑仍未迁走,仍然有人前来祭奠。两个摄像头装在进墓地的入口,用来监控非法安葬行为,曾被破坏过的非法墓地的提醒标志也换成了不易拆除的一人多高的铁皮牌子。

农村公益性公墓”本是经过区县民政部门行政许可之后建立的为本乡村的村民服务的墓地,但是近些年,将农村公益性公墓对外经营出售,获取暴利的现象经常出现。另外,压根就没取得民政部门资质就开工建设的非法公墓也不少见。

昌平区崔村镇麻峪村的华夏龙苑墓地,两年前,由于为了凑数满足本村村民的埋葬率,以取得农村公益性公墓证,而将多个墓碑上刻了还活着的村民名字。事实上,这块地是私自兴建墓地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200亩,墓地约占6亩。昌平有很多墓地,有的价格很高,十万几十万都有,而如果葬在农村公益性公墓,可能几万元足够了,因此,该村的这个墓地就想通过安葬一定比例的本村人,取得农村公益性公墓证再向外售卖获得高额利润。

北青报记者昨天前往这个多次被曝光的墓地探访,在进村的路上向路人询问时,几位路人听说要找华夏龙苑,都说“怎么还找,不是都关了嘛”。还有村民介绍华夏龙苑只是经营方用来牟利的,对于普通村民来说,墓地关了对他们影响似乎并不大,因此也支持墓地的查封。

有村民透露,之前经常有人会来询问墓地的情况,以前路边还有墓地的指示牌子,但北青报记者在进村的路上看到,这种指示牌已经一块也找不到了。在进入这块墓地的路口倒是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有好几米高,上面大字写着“非法公墓”,旁边还有个牌子写着“华夏龙苑是非法公墓”,落款昌平区民政局。据村民介绍,这都是后来立起来的,用来提醒告知前来询问的人。在2013年,相关部门曾经在这里立了一块同样内容的牌子,但是用布料制作的,后来被别人划开进行破坏,于是今年清明节前又竖起了现在的铁皮牌子,很高,不容易破坏。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墓地的入口上方,还安装了两个摄像头,据了解,这是防止有人偷偷地往进安葬的。过了这块牌子再往里走百十米,出现了一片开阔地,一排排的黑色的墓碑整齐地排列着。崔村镇相关负责人去年曾对媒体称,镇政府要求村委会通知土地承包方将已埋葬人员在去年4月30日前迁往合法墓地,为彻底清理和恢复原状做好准备工作。但昨天,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写有名字的墓碑还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墓碑前摆放着鲜花,还有白酒,可以看出有人来祭扫过。从墓碑的落款日期看,还有2014年下葬的。

昌平区民政局殡葬所所长吴志勇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了他们对这家屡禁不止的非法公墓的管理历程。2013年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后曾经监督村里拆除了空墓穴近300个,并让村里拆除其他非法墓穴,但这个墓地多次关门躲避检查。2014年,区里开始对非法墓地华夏龙苑进行终极解决,拆除违法建设办公用房、硬化路面400余平方米,拆除非法墓穴基座约320个。吴志勇介绍,民政局对华夏龙苑采取不间断巡查,镇政府还安排专人专车做看管工作。

在外人看来,对这处非法公墓的处理时间似乎有些长,在吴志勇看来,有他们的苦衷。已经下葬的墓穴不能拆除,违法成本较低,而民政部门执法权较小,让他们颇感吃力。

焦点

治理非法墓地 执法面临五大难题

没有强制执行权 两年来申请法院强执无一成功案例

市民政局执法大队一位工作人员昨日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1997年国务院通过《殡葬管理条例》,民政部门在对违规土葬、乱建坟墓等现象执法中可采用强制执行权,允许强制平毁。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年,国务院第628号令要求将《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殡葬执法时民政部门只能责令限期改正,已不再拥有强制执行权。

据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大队殡葬执法队工作人员王春友透露,两年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双方的工作衔接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法规也没有细化这方面的内容”,他们正在与北京高院积极探讨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没有多部门密切配合 民政部门一家难以查处

民政部门的执法权弱,使得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开展。昌平区民政局殡葬所所长吴志勇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设在区民政局的殡葬管理办公室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法人员身份不符合执法要求且缺少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如果没有公安、国土、林业、规划、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殡葬执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发现非法公墓违法行为需要调查取证时却找不到人,找到人后也不配合调查取证,致使行政部门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更无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非法墓地查处上,一般情况下,政府牵头,国土局查处墓地的土地用途问题,园林局查处毁坏树林问题,拆迁办负责乱搭乱建问题,公安还得负责现场的安全保障问题,而墓穴问题则由民政部门来查处。还涉及到工作协作、衔接机制问题,查处起来,绝非易事。

殡葬行业具有特殊性 已下葬墓地难以拆除

吴志勇认为殡葬执法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是公益性公墓对外经营和查处非法公墓,“公墓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行政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不能强制纠正,一旦骨灰安葬到墓穴中就不能对墓穴进行拆除”。

北京市民政综合执法大队殡葬执法队队长祝金岳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对于一些已安葬的不合法墓穴,所采取的执法方式就是就地封存,没安葬的不合法墓穴则进行拆除。非法墓穴一旦埋葬进去,要迁出来就非常困难。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迁坟与传统观念相冲突,解决不好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另外,迁坟还涉及到新墓地的费用问题,以及家属花了钱买了墓是否需要赔偿问题。

非法墓地的经营者总是想方设法躲过监管,将墓地搞成既成事实。只要一下葬,似乎就没事了。这样一来,执法就成了双方的猫鼠游戏,市民政执法大队只能靠人力看守以防“非法安葬”。

经营非法墓地的违法成本低 民政部门调查取证难

由于违法成本较低,在利益诱惑下,总有人铤而走险。依据殡葬管理条例,对于非法墓地的查处是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貌,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事实上,由于一些非法墓地的价格相对较低,买墓的人一般不举报,这就给取证上增加了困难,没法查清其具体非法所得。

吴志勇介绍,2006年起,昌平区多次开展了“清理整顿公墓”专项工作,但问题不断出现,因为有利可图。王春友也认为非法公墓等都有暴利,但处罚少,起不到威慑作用。

相比之下,执法部门的调查取证就难多了。吴志勇透露,非法墓地经营者往往无固定办公地点、采取游击战术暗中经营,又无档案资料,管理混乱,执法取证工作难以实施。

网络带来新难题

非法网站为非法公墓经营提供平台

近几年来出现了多家网络非法中介机构,录入各非法公墓信息误导市民,为非法公墓经营搭建了平台,致使非法公墓经营活动和公益性公墓超范围经营问题产生反弹。吴志勇介绍,他们曾会同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对非法网站进行调查,但无治理手段。也曾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探讨解决办法,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先由民政部门调查非法网站的具体经营收入,才能认定是否构成非法经营。但民政部门缺乏法律支持和技术手段,无法进行调查取证。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也亟待相关部门迅速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法。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