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南沙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02.12.2015  11:05

人民网广州12月2日电(李士燕) “南沙在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方面,将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今年南沙新区集聚的航运企业相当于过去10年的两倍还要多。”昨日,本网随参加“一带一路 广东出发”全国网络媒体广东行的记者们来到广州南沙区,在听取南沙自贸办的情况介绍时,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潘玉璋谈到今年南沙片区工作的亮点,特别提到了今年南沙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南沙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南沙被推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最前沿

据潘玉璋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广州提出了《广州市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强化广州作为全国性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功能和地位,努力打造世界级交通枢纽,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乃至全球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相应地,广州也出台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在这其中,南沙是关键载体。目前,南沙港三期6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设今年内全部完成,四期争取明年初开工。今年已新开辟了11条国际班轮航线和9个“无水港”业务点。设立了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加快打造船舶(游艇)、航运、航运人才、临港大宗商品、航运衍生品等5大市场。

今年10月28日-30日,广东首次主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嘉宾、国际重要港口城市市长等150人赴南沙参观了广州南沙港二期码头,对南沙新区在航运物流及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并鼓励南沙港加强和沿线国家的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会上,南沙新区与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印尼工商总会、韩亚银行、广汽集团商贸有限公司、环绿棕合有限公司、广贸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6家商会及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涉及航运物流、国际商贸、保税仓储、跨境电商、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这无疑将南沙新区推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最前沿。潘玉璋指出,海丝会上,广州发起设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城市港口联盟,设立港口开发建设基金,建立沿线国家口岸查验结果互认机制,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信息、通关、质检等制度标准的对接,研究探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口岸查验结果互认都得到了响应。目前,广州已经与27个港口城市签定了友好港口协议。南沙与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印尼工商总会、韩亚银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都得到了落实,特别是与马来西亚合作的“大马仓”项目得到了马方的快速响应。印尼工商总会组织了庞大的代表团来对接产业合作。同时,南沙也积极推动区内的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目前与韩亚银行、印尼工商会、马中商会等东南亚商协会组织合作在南沙建设“引进来、走出去”平台,构建“走出去”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研发、贸易结算、资金运营管理提供服务,促进双向投资便利化。

南沙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军,广州港正紧紧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自贸试验区两大机遇,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据广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部长孙邦成介绍,广州港沿珠江有4个港区,旗下的南沙港区至珠江出海口航道水深17米,可满足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进出港要求,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宫心的大型现代化深水港区,南沙港区码头泊位共9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有16个,10万级泊位有2个,12万级 泊位1个。另外,中船龙穴基地已建成9个万吨级的造船和修船码头,南沙拥有广州最大的汽车、粮食、集装箱、游艇、石化码头。今年截止目前,南沙港区 已开辟班轮航线84条,其中外贸航线58条,内贸26条。

在南沙港二期码头,孙邦成指出,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是其重点工作规划之一,主要体现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2015-2017年计划安排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南沙港区三期、四期工程、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配套码头、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南沙宝钢江海联运码头建设,新增万吨级泊位11个,新增年设计通过能力1亿吨,推进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建设和老港区功能转型升级改造,优化港区功能布局。

 

采风团媒体记者在南沙港区二期参观调研。李士燕 摄

广州港集团未来还将立足于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积极培育港航新兴业态、推动临港产业协调发展等目标,从而提高南沙港区的综合实力,促使南沙新区发展更加迅速。

促贸易便利化的“大通关”体系建设推动航运企业集聚

南沙加快航运中心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航运企业集聚,潘玉璋指出,除了自然的产业集聚,南沙推出的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导向的大通关体系建设是背后推手。

今年5月7日胡春华书记调研南沙时,明确要求南沙“以自贸试验区为根本定位,打造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对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区内各部门达成改革共识,以“革自己命的行为”推出“大通关”体系:

7月8日,南沙在全国率先试点以政府采购形式支付查验服务费,对查验没有问题的集装箱,免除企业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此类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为在南沙进出口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南沙港码头的装卸机械。 李士燕 摄

实施国际转运货物自助通关新模式。通过海关管理系统与南沙新港码头作业数据实时交换,取消纸本申报和人工审核手续,国际转运货物可无纸化申报,通关数据自动转换、对碰,系统自动审核、放行、核销,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助通关,使货物转驳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为3-5小时。

率先启动“互联网+易通关”改革和“智检口岸”改革,实施快速验放机制,使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助报关、提前归类审价、互动查验、自助缴税,实现重要通关环节“零跑动”、“零耗时”,海关通关时效提高50%以上;运用“互联网+检验检疫”和线上线下组合监管的工作理念,企业可以在家里、办公室等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登录申报、查询和备案,真正实现了零申报。

建立跨境电商质量溯源查询平台,并首次将质量溯源的起点从南沙口岸延伸至境外,能够查阅跨境商品的货号、名称,以及对接境外检验机构系统辨别真伪。

探索运行“超级中国干线”项目,将香港空运货站货物收发点延伸至南沙。

正是这一项项促贸易便利化的“革命性举措”推动了航运企业集聚南沙的新一轮大潮,今年南沙新增航运物流企业近1032家。

航运中心功能渐显 南沙经济持续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南沙GDP增长13.7%,增幅连续7个季度居全市第一。1-10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96.19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456.97亿元,同比增长5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27亿元,同比增长17.26%。在招商引资方面,1-10月,南沙新设企业5473家,同比增长276%;新增注册资本7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法国欧莱雅生产及研发基地已投入运营,中交建、中化集团区域总部等项目已落户,中铁建、中铁隧道已确定职能总部和总部选址,目前在谈项目262个,涉及投资总额约425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25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货物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12.58%;集装箱吞吐量955万标箱,同比增长7.69%;港口货物吞吐量2.3亿吨,同比增长11.78%。国际中转和全球维修等业务取得新进展,中东塑料粒国际中转业务和德国海瑞克全球维修业务顺利开展,大型船舶改造维修实现出口额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