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蓝图浮现 沿线国家将奏多赢“交响乐”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彭大伟 李晓喻)“‘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这番话给出了“详尽注释”。
中国官方在上述《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官方明确提出建设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习主席也强调‘不是独奏而是合唱’,这就表示今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任何合作一定是大家都想做才能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龙28日向中新社记者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最大限度考虑相关各方的关切和利益诉求,“确立了这个原则,便为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看来,《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两张网”,即基本形成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可视作“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互联互通”。前者侧重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促进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而后者则以降低贸易门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域内经济一体化。
“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各有侧重、有机结合,都是为了与有关经济体互惠共赢。”周景彤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建设不会是“独奏曲”,而将是沿线各国一起参与演奏的“交响乐”。
倘若更为深入地探究“一带一路”促进有关各国互利共赢的内在逻辑,人们会注意到,通过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发展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在造福沿线国家。
亚洲开发银行本月发布的《2015年亚洲发展展望》预计,中国今明两年仍将保持全球GDP增长最大贡献国地位。对此,多位专家强调,事实上,中国实现了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本身就惠及了沿线国家以及全球各国。习近平也透露,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在国际上引发强烈反响和积极支持,首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果就摆在那里,这是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史育龙表示,基于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本身就是在惠及全球,“要让沿线国家分享我们的发展经验、红利,欢迎搭上我们的顺风车”。
而针对外界对“一带一路”存在的一些不同看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譬如有人担忧中国会控制甚至垄断中亚等沿线地区能源等观点就纯属误读。
“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能源市场和国际能源安全,世界各国能源安全了,中国也就能够安全。”韩文科指出,中国积极维护全球能源治理领域的各种双边与多边机制,并在“一带一路”中倡导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但这绝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而是为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因为互联互通后,所有参与国都将受益”。
“中国现在是能源生产、消费大国,中国企业和能源产业有很强的投融资、生产建设能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增加和保障能源供应都是有一定贡献的,结果会是互利互惠的。”他强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