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带着一支笔闯东莞 九年后桃李满东莞

13.09.2015  17:12

■戴小斌作品

东莞时间网讯 9年前,戴小斌揣着一支笔和200块钱只身南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东莞;9年后,其创办的广东余墨堂——一家专业书法培训学院,已在常平、横沥、石龙、万江开设了四家分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几乎每年有学员进入省市书协,并在各大青少年书法赛事上获奖。

谈起来东莞9年的收获,戴小斌感慨说,首先是自己的书法上升了几个层次,获得了一些圈内人士的认可;其次是带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为书法传承与推广做出了一点自己的贡献;同时,以书会友,结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与邬惕予的不解之缘

戴小斌,1975年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自幼习书,临池无间,诸体皆能,尤善楷书。“东莞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很有文化底蕴,一直就很向往。”2006年,怀揣梦想的他来到东莞,创办了余墨堂。

在这之前,戴小斌已在湖南老家从事了10年的书法培训工作。戴小斌回忆,高中时候,自幼喜欢书法的他,结识了当代楷书大家邬惕予老师,“当时看到他的字,喜欢得不得了,就舍不得走了。”随后,戴小斌跟在邬惕予身边习字。大约三个月后,看到戴小斌天资聪颖,邬惕予将他留在了身边,让其帮忙做书法培训。戴小斌这一干就是10年。

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

虽然经过10年的磨炼,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亦积累了丰富的书法培训经验,可初来东莞时,戴小斌仍碰了不少壁。据他回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他的底细,学生很少,最困难的时候,身上只有50块钱,他就买了100斤土豆,吃了将近一个月。

尽管如此,戴小斌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默默坚持了下来,“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如今,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余墨堂已在东莞开设了四家分院。

据了解,自余墨堂创办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每年有学员进入省市书协,2007年至今连续荣获全国青少年书法画大赛团体奖、园丁奖。

保持一份淡泊的心态

戴小斌自幼学习书法,至今已有30多年。从小时候跟在村里写对联的老师学习,到楷书大家邬惕予,再到欧楷大家田英章,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

习字并没有什么速成之法,唯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戴小斌深知这一点。诸多书体中,戴小斌对欧楷情有独钟,尤喜小楷。仿田英章的字,几近乱真。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写得再像也只是模仿秀,我正在努力树立自己的风格。”

为何独偏爱欧楷?“我的性格决定了我要学楷书。人品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端端正正、大大方方做人。所以,我不喜欢那些花哨的东西。”戴小斌说,楷书讲究和谐,笔画、结构、章法、谋篇等都有包含着和谐的理念,只有心里和谐、善良的人才能写出好的楷书。

难能可贵的是,在当下浮躁的艺术圈子中,戴小斌保持着一份淡泊、平静的心态,认认真真习字,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浮躁,不功利,扎扎实实地写书法”,这是他经常教育学生的,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来自全市各镇街文广中心、学校、协会、企业等戏剧曲艺类近60名创演人员欢聚一堂,听取了广东省戏曲专家陈玲玉的戏曲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