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黄河路何以“动”全城

31.08.2016  13:10
两宗醉驾致死案件推动酒驾治理常态化保障出行安全便利开启道路改造

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来到汕头,谈到自己的“城市初体验”时特别提到了交通秩序之乱。很快,“创文”在这座城市全面开展。

可就在“创文”开展之初,中心城区的黄河路就出现了一宗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的酒后驾车撞上一家三口的交通事故,时隔没多久再次发生了一宗酒后驾车撞上两名行人的交通事故。两宗交通事故,肇事者都涉嫌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很快,严查酒驾的行动在汕头全市范围内进行。这条道路当时监控视频录下的肇事过程视频,也在汕头市委全会会场播放,市委书记陈良贤关于打击和常态化查处酒驾的严厉言论和画面传播广泛。

改变汽车驾驶员的行为习惯,酒后不开车,是避免类似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措施。对黄河路来说,交通安全隐患可不仅是在这条路上狂奔的酒醉者。汕头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对黄河路进行综合改造,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条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

目前,其中对于黄河路的人行天桥选址确定工作,已经在快速推进。

关注▶▷黄河路酒驾成热门话题

2016年6月10日晚上9时30分,一辆小轿车在黄河路行驶时,撞上了在路上行走的一家三口。经酒精测试,肇事司机纪某涉嫌醉驾。

时隔一个多月,类似惨剧再次在黄河路发生。8月2日晚上8时49分,一辆面包车在黄河路行驶时,撞上了两名女性。经120救护人员到场后确认,一名行人当场死亡,另一伤者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次的肇事司机同样涉嫌醉驾。

彼时,包含交通秩序提升的汕头“创文”工作正在推进阶段。接连在黄河路发生的两起因醉酒驾驶引发的交通悲剧,连同在礐石大桥发生的深夜酒后驾驶导致执勤交警被撞死的交通事故,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市民强烈谴责。

这些“情绪”,可以从网友的转发和讨论看出来——据南方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在这两起黄河路醉驾车祸发生后,相关话题都成为了当月的汕头舆论最热话题。传播数据上,两次交通事故发生的一到两天内都出现了话题传播峰值。

网络上关于黄河路醉驾的言论,超过了5000条。分析可以发现,网友言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中,有超过六成的网友用“点起蜡烛”的表情或以文字形式为该事件中的受害者表示哀悼,剩下的四成网友则对交通状况和交通秩序的现状表达了不满。例如一名网友留言评论说:“作为本地人,汕头的交通真的是没法说了!

当然,交通秩序提升工作也正是汕头通过“创文”直面和正在寻求解决的问题。

直面▶▷视频上了市委全会,市委书记撂狠话

黄河路以及礐石大桥上短时间内陆续发生的多起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辆致人死亡的事件,引起了汕头市委主要领导的关注。

在黄河路几乎同一路段再次发生涉嫌醉驾撞人的交通事故的两天后——8月4日上午,汕头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谈起此事,脱稿痛斥酒驾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是拿别人的生命和家庭幸福开玩笑。陈良贤说,“听到黄河路又现酒驾车祸致死案件,我彻夜难眠。直至此刻,我心里依然痛恨不已。

会议播放了视频。”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干部说。

与此同时,网络上被广为赞誉流传的是陈良贤在会上撂下的“狠话”:公安政法部门要更加严厉打击酒驾、醉驾,查获一宗处理一宗,该刑拘的刑拘,该判刑的判刑;执勤交警上路查车时,一律不准随身携带手机,杜绝“说情风”,如徇私说情一经查实一律严肃处理,决不留情。

动作▶▷推动打击酒驾醉驾形成常态

在黄河路发生的醉驾致死案件,从社会关注到市委主要领导回应社会关注,直接推动了汕头打击酒驾醉驾的强力开展并形成常态化行动。

针对以往警力不的短板,汕头创新思维“向科技要警力”,采取区域截查、设卡盘查、异地用警、启用骑警、巡逻突击、转变执法观念等形式,破解了因警力不足无法常态开展打击的难题。

记者从汕头市交警部门了解到,此前打击酒驾醉驾统一行动还未形成常态化时,偶尔组织一次大型打击行动均要出动上百人次警力,不少民警在完成日常执勤工作后就要迅速投身到夜晚的行动中,而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打击行动往往起不到多大的威慑作用。然而,从8月8日起,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此前黄河路两起恶性交通事故,多方研究部署,制定一系列打击酒驾醉驾常态化行动,通过分析市区多家酒店、酒吧等娱乐场所、城乡结合部、涉农社区等区域的分布特点,最大限度在不影响群众出行的情况下设置多个固定卡点进行检查,对于固定卡点设置不足的路段,则利用骑警随时随地“飞行”巡查速度快、便捷性高的特点,启用骑警随机对路面机动车驾驶员进行截停检查,不错过任何一个心存侥幸的驾驶员。

与此同时,自8月14日起,交警部门还统一更换配备了新型酒精检测仪,该仪器只需伸入车内就能判断出车内是否有酒精含量,一旦车内含有酒精,该仪器就会自动亮灯,这时民警只需将该仪器靠近驾驶员让其吹气,就能检测出其是否有酒精气味、酒精含量值为多少。据统计,新型酒精检测仪投入使用后,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检测150辆车。交警部门表示,“对比以往,这个新型测试仪能非常快速地检测出驾驶员是否涉嫌酒驾,从而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同时,在检测出存在酒驾行为后,该测试仪的相关数据还会第一时间传输到交警支队后台,任何人都无法对数据进行修改,直接杜绝说情风。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全市共设置卡点262个,伏哨组100个,出动警力约8万人次,查处酒后驾驶206宗、醉酒驾驶73宗,其中醉酒驾驶相关人员因涉嫌危险驾驶罪已被刑事拘留,其余酒后驾车人员则均被行政处罚。交警部门表示,“现在每个晚上中心城区可以确保至少有10个固定卡点在严查酒驾醉驾。

变化▶▷黄河路选址建设人行天桥

黄河路醉驾致死案件的背后,除了酒驾屡禁不止的现象需要破题之外,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问题和短板也需解决。

记者来到两起交通事故的出事地点——黄河路陈厝合附近路段斑马线走访。记者发现,该路段路面非常宽阔,十字路口较少,过往车辆的速度普遍较快——尽管在出事的斑马线附近都设有“事故多发路段,务必减速行驶”警示牌、闪烁黄灯等交通标志和设施。

在交通事故发生路段的这条斑马线,分别连接着陈厝合和南碧埠两个城中村。这两个城中村的人口非常密集,居住在南碧埠社区的居民经常要穿过马路到对面陈厝合集市买菜;而居住在陈厝合社区的居民则经常要穿过马路到对面南碧埠社区上学、工作等,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很多,交通十分繁忙。而到了夜晚,因为这里暂时缺乏较为合适的公园等场所,甚至还有部分居民在黄河路上中间绿化带随意纳凉。

这些原因都是可能造成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些隐患。跟早前网友评论的声音一样,附近不少群众也呼吁,相关职能部门最好在此处增建人行天桥,有效缓解人、车矛盾,确保行人的交通安全。

汕头市政府部门也决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开始黄河路改造项目。记者了解到,近期,汕头相关部门已经就是否在此处增建人行天桥、增设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进行了研究。交警部门对记者表示,黄河路从庐山路至泰山路之间距离全长为1.7km,路宽60米,早在多年前该路段就被划设为事故多发路段,因此在此处修建人行天桥显然非常有必要。

从职能部门给出的人行天桥设计方案来看,拟分别在黄河路与庐山路交界处、黄河路与黄山路交界处各建两座人行天桥,两座天桥之间间隔约400米左右。

除了修建人行天桥,交警部门也指出,黄河路与庐山北路交界路口多年来并未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随着断头路——庐山路的打通工作逐渐完成,在该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并划设斑马线也是另外一项应该同步配套的交通设施工作。

据悉,庐山北路拆迁工作自2012年启动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进度一直较为缓慢,甚至还两度停工。近期随着创文强管工作的深入推进,庐山北路拆迁进度已过八成,其中南段部分基本拓通。交警部门表示,黄河路与庐山北路交界路口如果确定为平交路口,那么该路口就必须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同时下来随着黄河路继续东延至澄海,届时交通会比现在更加繁忙,因此分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也建议纳入当前该路段交通设施改造工作中来。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许晓婷 胡克雅 编辑: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