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一核四组团”引航“一区两带”

18.11.2015  11:02
如果说“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是一只欲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是雄鹰高昂的头颅。这个坐落在梅县畲江土地上的省级产业园,承载着梅州产业龙头、穗梅产业对口帮扶的重任。

▲广梅园一角

  如果说“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是一只欲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是雄鹰高昂的头颅。这个坐落在梅县畲江土地上的省级产业园,承载着梅州产业龙头、穗梅产业对口帮扶的重任。

  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建设发展,带给广梅园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广梅园发挥龙头作用,主动将园区规划与集聚带规划相融合,不仅使园区成为集聚带核心区的主体,还与其他4个园区形成“一核四组团”联动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广梅园投入3亿多元,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力,更好地示范带动其他园区的发展。现在,广梅园正以“扩容、提质、增速”加快发展,领航“一区两带”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建成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走马现场

  招商讲方法 企业找上门

  “自规划建设集聚带以来,尤其是书记市长到广州召开集聚带新闻发布会和招商引资会后,我们的招商工作就发生了转变。”广梅园管委会主任吴尚伟说,以往他经常带队到珠三角等地拜访企业家,“请”他们来投资,如今却是企业家们主动“找”上门来。

  来自珠三角的企业家对园区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很感兴趣,专程前来调研考察,并主动找到园区管委会请求设立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吴尚伟说,这些企业为了摸清市场曾做过市场调查,他们把蕉岭富硒大米运到广州超市销售,没想到刚一上架,富硒米就被高价抢购一空,这更坚定了他们来梅投资的信心。

  第四届客商大会期间,总投资5亿元的桦粤农业科技和总投资1亿元的隆睿食品等企业项目开工建设。目前,桦粤和隆睿都在进行桩基建设。

   设投资促进中心促项目落地

  日前,记者在广梅园投资促进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有的在帮企业解决难题,有的在帮即将落户的项目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不紊。

  为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环评、报建等问题,广梅园设立投资促进中心,组建项目筹建服务工作队,让项目在签约后的两个月内即可动工建设,以项目投资拉动园区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牵头推进,组建了4个招商小分队,重点面向珠三角、潮揭汕、海西区等地,利用广州帮扶优势和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作用,用好穗梅两市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分产业、分区域招商,并注重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批配套,促进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

   入园企业有望达到200家

  记者在富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着装统一,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公司聚集了国内蓝宝石领域顶尖的人才,蓝宝石长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赖波说,公司共投入20多亿元进行蓝宝石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组建精加工生产线等,目前发展势头良好,销量突破1.7亿元,较去年有较大增长。

  作为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的竣工项目,东电化广晟稀土公司的高性能烧结铷铁硼永磁材料项目,首期完成投资2亿多元,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8亿元、创税约2亿元。此外,合百草药业、珍宝金柚精深加工项目、嘉和电机、欧美特、和顺人防等项目已竣工投产;九鼎饲料、湘大科技、广汽产业园、王老吉大健康产业等项目开工后进展顺利。

  广梅园聚焦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产业,目前机械装备制造业有企业37家,年产值约13亿元,代表企业有广汽强华、三一重工、金森林;医药及绿色健康食品业有企业25家,年产值约9亿元,代表企业有科伦药业、嘉应制药、珠江啤酒、伊利食品;新材料产业有企业2家,年产值约3亿元,代表企业有富源科技、东电化广晟稀土。据统计,今年广梅园入园企业有望达到200家,产值120亿元,税收6亿元。

   今年投3亿完善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广梅园投入3亿多元完善道路、水、电和绿化等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园区承载力。

  记者走访看到,园区道路、水、电、通信和绿化等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长600米、宽30米,总投资1600万元的横一路正在夯实路基。“该条道路建好后,将连接园区二期主干道,广梅园的‘骨架’将进一步拉开。”广梅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了解到,今年园区启动了25个总投资10亿元的二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至目前,已完成珠啤南路、桂和路、公和路、广汽周边道路等工程,新梅江大桥、下穿铁路框架桥实现通车,园区一期与二期连接贯通;在建的有横一路东段、纵五路AB线、铁路框架桥连接段、下穿畲汕铁路框架桥等。

   招商故事

      当老板“高参”助企业转行

  原本做拖鞋、现在专注于婴幼儿用品,这样的跨界,很多企业想也不敢想。但是,广东恒一实业有限公司不仅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还要成为赣闽粤地区婴幼儿用品市场的“领头羊”。

  该公司股东何旭滨、林雪武等都是揭阳的鞋厂老板,他们原本想在广梅园办鞋厂。园区负责人认为这跟广梅园的产业发展理念和规划不相符,便与他们协商能否开办与园区产业定位相符的企业。经过多次沟通调研,在看到婴幼儿用品行业前景广阔时,何旭滨、林雪武等人决定转战以纸尿布为代表的婴幼儿用品行业。

  对此,广梅园领导高度认同,认为该行业科技含量高、前景广阔,派出工作组全程协助办理用地、环评等手续。在双方密切配合下,广东恒一不到两个月便落户园区。该项目首期投资3亿元,投入5条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目前,首期厂房已搭建好,首条生产线已安装调试,有望月底试产。

   高端访谈

  聚集四大产业 打造百亿园区——广梅园管委会主任吴尚伟访谈

  梅州日报社专题策划组织开展“一区两带全媒体基层行”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第一站,社长张德祥、总编辑王赢杰带领全媒体记者走进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如上图)。市政府党组成员、广梅园管委会主任吴尚伟接受了专访,就广梅园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领航“一区两带”建设作出了详细解答。

  记者:目前,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正不断升温。结合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广梅园提出以扩容、提质、增速来实现加快发展,具体来说,有哪些新的举措?

  吴尚伟: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区两带”战略发展规划中,广梅园是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区,责任重大。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市里提出的战略规划,以及广梅园实际,我们确立了发展思路。

  首先是“扩容”,广梅园现在的面积是12.89平方公里,我们要在未来三年左右,把面积扩大3到5平方公里,以更大的平台来容纳更多的企业进驻。二是“提质”,主要是要节约利用土地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量,因此我们必须引进高产出、高效益的企业,淘汰落后企业。三是“加速”,广梅园作为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带动区,按照常规性、一般性的发展速度,是达不到追赶目标的,所以我们提出年增长速度必须要有20%至30%。还有一个是“带动”,广梅园要扮演龙头带动作用,带动梅县水车产业园、兴宁水口产业园、五华产业园、丰顺产业园以及梅州综合保税区共同发展,比如出让部分规划好的土地、基础设施的互留互通等,实现各产业园区特色发展、互动发展。

  记者:广梅园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今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以及税收额都有接近20%的增幅,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在哪里?

  吴尚伟: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广梅园加快土地开发,为更多企业进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我们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了一批规模大、用地少、产出高的项目,这是非常关键的。再次是体制改革,目前园区已经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建立了一级财政,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筹建速度加快了不少。

  记者:在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期间,广梅园有6个项目动工,如今进展如何?对产业集聚有哪些具体作用?

  吴尚伟:这些项目基本上都在筹建中,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跟进。园区每天都会监控每个企业的项目进展情况。可以说,我们对筹建企业的要求是“日夜兼程、全速前进”。客商大会期间开工的6个项目让园区产业集聚度有了一个提升,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企业或者更多相同行业的企业向广梅园集聚。

  要破解产业集聚这一发展难题,不外乎内伸和外延两个办法。具体来讲,就是做强做大现有企业,带动它的上下游企业、同时引进新的相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向广梅园集中。未来园区将聚焦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产业,引导广州优势产业向梅州延伸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力争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批配套,形成产业集群。

  记者: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和百亿园区,广梅园发展势头很猛,加上广州对口帮扶这一优势,实现“百亿园区”这一目标应该指日可待吧?

  吴尚伟:我认为,今年广梅园的产值过百亿是没问题的,我们已经是一个准百亿园区。但百亿产值不应该是广梅园的目标,广梅园应该追求的是500亿。

  园区的发展并不能以普通的经济发展规律来衡量。因为园区一旦度过起步阶段、具备了一定规模后,就会呈现一个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打造百亿产业,比如电子信息、健康等产业,考虑到产业关联和产业集聚,我们在招商上也会侧重同行业的企业,围绕着两三个百亿产业来发展。

制图:黄艳

▲广梅园投入大笔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为发展实体经济强筋健骨。在横一路连接段施工现场,数台钩机轰鸣作业,工人们正在预埋污水管。

▲园区企业富源科技公司大力进行科技创新,于今年4月获批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组建了蓝宝石精加工生产线,拥有目前业内量产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人造蓝宝石晶体。

 

        总策划:张德祥  王赢杰 统筹:黄山松 协调:刘世锦

  撰  文:曹优生  刘晓娟 摄影:钟小丰 摄像:梁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