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筋”潘倩——山歌剧舞台 “看家三宝”之一

12.01.2015  13:47


潘倩

  戏曲舞台寻找声、色、艺俱佳的台柱子,通常百里挑一。花十年功夫不见得就能培育出一个来。近年来,山歌剧的沃土中陡然长出了三棵无比鲜艳的“山茶花”——潘倩、潘锡岳和李莉。三人同台飚戏,星辉互映。他们皆是1982年出生,同属狗,如今已经成长为山歌剧舞台地地道道的“看家三宝”。

  称潘倩为“一根筋”,源自她是一个除了山歌剧,心无旁骛的人,舞台上挥洒自如,出门却不认东西南北的“白痴”。

  不分东西南北的“一根筋”

  有一次,剧团到梅县畲江镇演一台综艺晚会,由于畲江与兴宁市接壤,口音极为相近,她理所当然地认为回到老家了,登台演唱时朝观众挥挥手说:“兴宁的父老乡亲,大家好!”顿时,台下的观众都愣住了,幕后的同事都笑趴了,还好,她张口一唱,宛若天籁的歌声顿时倾倒了全场。

  潘倩娇巧的身子里却藏着一副犟脾气,个性特别执拗。梅州市山歌剧团打造大型山歌剧《桃花雨》之初,由于编导嫌她资历尚浅还欠火候,叫她坐在主演的“替补席”上当“二线主演”。“一根筋”潘倩却“把豆包当干粮”,怀着学本事的心态,一直跟在一线主演的后边,听导演讲戏、示范。后来,没想到一线主演突然“倒嗓”,失声了,机会便降临到潘倩头上,并凭她过人的把控机遇能力,牢牢地抓住了“桃子”这一角色,她“火线替补”刚刚试排一段戏,剧组的人心里都明白了,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及与男主角潘锡岳珠联璧合的搭配,正符合该剧追求的“诗化”风格,想让她不拿大奖都难。

  百灵啼声一鸣惊人

  潘倩是兴宁永和人,从小就“声、色”俱佳。在上初中的时候,市山歌剧团到兴宁挑选演员苗子,在试唱现场,潘倩出场一亮嗓子便以亮丽、清纯的歌声打动了有“山歌皇后”之称的徐秋菊。徐老师当场就教她唱了一段山歌号子,小潘倩一教就会,一点就通。看到有如此悟性和灵气的苗子,徐秋菊当即就决定把她招入剧团并收为弟子。

  此后,潘倩被剧团选送到市艺术学校进行系统的山歌剧表演的专业训练。艺校尚未毕业,潘倩就被剧团先借回来在大型山歌剧《等郎妹》中饰演少年润月,“百灵初啼”,崭露头角。两年后,市山歌剧团开始打造山歌剧《山魂》,这时期剧团正面临着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主创团队断然决定“冒险”启用潘倩担任女主角“阿美”。为了演好人物,潘倩每天台上刻苦排练,台下琢磨探讨,“一根筋”跟戏较上劲了,导致该剧彩排时,她因劳累过度晕倒在舞台上。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潘倩凭此剧拿下了她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百灵再啼”已是一鸣惊人。

  乘着山歌的翅膀一飞冲天

  让潘倩在表演上走向成熟的是大型山歌剧《桃花雨》。在《桃花雨》中潘倩的表演不再停留在天赋条件的呈现,更多的是考验她的艺术修养了。在人物塑造上抓住了角色的复杂心理,在声腔塑造上充分发挥自己花腔女高音的魅力,将戏中高难度的唱段把控得游刃有余。她也凭“桃子”一角一举摘取了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和“广东省十大表演新秀”两个大奖,接着又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国家艺术类个人单项政府最高奖“文华表演奖”,这也是我市距今唯一获此奖项的演员。这只百灵已乘着山歌的翅膀一飞冲天。

  大型山歌剧《客魂·家风》让潘倩的表演真正走向了演艺高峰。她饰演的“阿月”原本是一个单纯的角色,潘倩凭着对角色过人的理解力和成熟老练的表演,注入了角色更多的内涵,把一个小人物演绎成颇有悲剧色彩的“大角色”,赋予了文化厚度和客家烙印。为此潘倩坦言“由于在演戏中太投入,演出结束后常常出不了戏,有一种 ‘演出后遗症’的感觉”。虽然戏份不重,但潘倩以她出色的呈现,获得了第十二届省艺术节表演奖。

(本报记者 刘晨村 张少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