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传承,我们会一直在这里”(1)

02.07.2014  04:22

复馆25周年,波兰依然坚守沙面

  ■新快报记者 侯鹏飞

  下一站,朝鲜,这是波兰驻广州总领事谢宾正在赴任的目的地。

  在广州待了五年多时间,打量着总领事馆院内停着的“领字一号车”——一辆别克林荫大道,以及修缮一新、欧式和中式风格混搭的领馆,波兰总领事谢宾有太多的不舍。

  算起来,今年是波兰领馆复馆25周年。在曾经领馆云集的沙面,自美国领馆去年7月搬出之后,沙面只剩波兰领馆。

  在离开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谢宾对Hi广州记者说,像某种历史的传承,他希望领馆能够一直留在沙面。

  沙面大街63号,拍照禁区

  6月29日,周六。

  观光的、拍婚纱的、开周末集市的,再加上由此兴旺的外围摊贩,沙面的周末从来不缺人气,不过,在长枪短炮的镜头中,沙面大街63号一直都是拍照禁区,黑黝黝大门口摆着禁止拍照的标志,如果不理会这样的提醒,想要拍照,一旁站岗的武警也会马上出来制止。

  “在馆外的事情我们管不了,或是出于安全考虑,但是不准拍照不是我们的主意,我们不介意。”对于这样的“尴尬”,谢宾笑着说。

  1952年10月1日,中国正式施行《各国驻华使馆外事警卫暂行条例》,规定警卫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使馆等条规,虽然诸如瑞典和印度使馆当时表示无需设岗,但在1953年,在参考苏联做法的基础上,公安机关还是决定为每个使馆及大使官邸设置警卫。

  时至今日,在广州所有领馆当中,唯有波兰和日本沿革这一做法。在任五年多期间,谢宾只开放过一次领馆——于去年12月接待了肇庆学院波兰语学习班的全体师生。

  从郁郁葱葱的院落拾级而上,一扇大门后面是两张雕花中式座椅,循着头顶水晶吊灯的光辉,右转是一个约莫30平方米的大厅,除了摆设整齐的桌椅之外,墙壁上挂着的大幅波兰风景名胜图最为抢眼,低调但还是吸引眼球的,还有靠窗、镶着玻璃的立柜,柜子里满呈珍品,有质地脂润的琥珀,还有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

  谢宾说,因为广州潮热的天气,建筑老化得很快,所以在任期之内,他曾对这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建筑的内部进行过翻修,工期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四年,一年前才全部完成。

  根据1984年7月14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领事条约》第三十二条,派遣国或其代表有权购置、租用或以其他方式获得适用于领事用途的地皮、建筑物和住所,以及为领事用途进行建筑或修缮,再加上所在建筑没被贴上历史文物的标签,所以波兰领馆的修缮走的是其外交部的内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