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艾蛋汤

26.09.2014  13:36

   □张小玲

  奶奶生前极疼叔叔。我清楚地记得,以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叔叔每次回家,奶奶总会亲自到菜园摘上一把新鲜的艾叶,和着几个家鸡蛋给叔叔煮上一大碗的艾蛋汤给叔叔做早餐。而进菜园这事,奶奶平时是基本不去的,因为她身体不好,又上了年纪,平时家里的蔬菜都是妈妈摘好拿回家的。叔叔常年在外,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但奶奶的这碗艾蛋汤却是叔叔觉得最美味的。

  以前,我不懂。不就是一碗艾蛋汤吗?奶奶还要亲自到菜园摘艾叶?要知道,艾叶一小撮一小撮的,要蹲在菜地里好几十分钟才能摘到一把又嫩又好的。可奶奶乐在其中。也许,在她的眼中,这碗艾蛋汤就是最好的补品。她要给在外奔波的儿子好好补一补。她这个习惯自我记事以来就没改变过。二十多个年头,风雨不改。

  直到今天,我的女儿也喜欢上了艾蛋汤。我才明白,那碗艾蛋汤里包含了太多的爱!到了吃艾的季节,我的婆婆每天都会上街去买艾叶回来。由于现在的农民卖的艾叶都是一把一把割的,有不少黄叶和枯叶。于是婆婆每天都要花上一个小时,坐在阳台上戴着老花眼镜慢慢地挑选嫩叶。第二天一大早,婆婆早早起来清洗艾叶。吃艾叶的时节大抵都在冬春季,而这时也是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可婆婆却从没有怨言。清晨,她算好时间,煮好便叫孩子起床。等孩子梳洗完毕,一碗汤水碧绿、飘着浓浓家鸡蛋香味的艾蛋汤就温度适中,等着孩子享用了。女儿吃饱之后,还会抱着她的奶奶撒个娇,说上一两句肉麻的话:“奶奶煮的艾蛋汤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奶奶,我爱死你了!啵一个!”每每这时,婆婆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是一碗普通的艾蛋汤,但在那一代勤劳简朴的客家女性眼中,也许艾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