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广东区域发展后劲的培育(中)

26.08.2015  10:01

珠三角,在许多人心目中一直是广东的代名词,或者是广东发达地区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只要抱着实事求是的眼光就不难发现,无论在珠三角中心地区的江门平原,还是在相对偏远的肇庆山区,仍然有一些县市处于后发状态,发展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前几年因为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对传统的珠三角概念进行了行政本位上的调整,然而,这次调整更多只是为了统计的便利,并没有考虑实际存在的珠三角内部巨大落差,从而在后来的政策制定与战略执行中,让一些县市陷入珠三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

其实,无论珠三角地区还是周边其它地区,凡是能够较快发展的,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外源经济。外源经济也称招商引资经济,这是与依靠本土企业截然不同的经济类别,顾名思义区域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来自外部,区域发展需要依赖外部力量的引进。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东充分利用自身的低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产业资本进入广东设厂。这些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不同,它们并非随机分布,其中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低成本的限制下,主要布局在以香港为中心的珠江口东岸地区,只有少数技术含量较高的跨国企业以广州深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选择,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平衡的区域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影响着包括后来的国企与民企等国内资本布局。由此可见,对外开放的红利并非均匀分布全省。无论是江门的西部,还是肇庆的北部,或者是惠州的东部,由于离开香港这一国际资本中转站较远,很难真正与珠三角其它地区一样,分享广东对外开放的可观红利。

外源经济具有自身的明显优势,周期短见效快,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招商引资可以在短期内有效解决本地原始资本积累的难题,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同样是巨大的。因为创业环节的缺失,形成了一大批依附在外源经济上的失地农民,由于没有及时转型,这些农民多数依赖出租土地收益,不同程度地沦落为食利阶层,对广东发展的寄生作用大于贡献。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外企撤资行为表明,因为珠三角各种成本上升,传统的外源型经济主导发展模式已经遭遇天花板,继续指望通过招商引资改变珠三角落后地区面貌的可能性并不大,希望这些根植性不强的外源型经济风雨同舟更是不现实,广东需要寻找新的区域发展动力。

由于外源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有限,由于珠三角内部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今天的广东转型升级,尽管有政府主导的周边地区产业园区建设,此类政策的执行仍会遭遇区域发展规律的挑战。通过大项目引进固然可以打造若干的区域性增长极,但是,梯度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不消除珠三角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周边地区的繁荣不可能持久稳固。也就是说,周边地区的发展需要动力再造,需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执政心态,在积极发展外源经济的同时,花大力气通过全民创业培育扎根本土的内源经济,尽早补上广东区域发展最大的不足。

在全省发展动力再造中,珠三角后发地区似乎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条件下,正确引导农民创业很重要。在全民创业氛围最浓的浙江,“小商品大市场”是其成功的基本经验。所谓小商品,就是农民兄弟洗脚上田就能够生产的低技术含量工业品,因此,倡导农民立足农产品加工与本地资源加工起步很重要,浙江农民“先创业、再上田”的经验证明,倡导农民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切实际的,要积极鼓励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农民大胆进入市场,学会发现市场价格建立品牌,最终学会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游泳,为未来的进一步工业化打下基础。应当看到,工业化并非短期可以完成,即使在珠三角发达地区,原来缺失的创业环节今天仍需补上。因为环境污染,率先发展地区对现代农业提供的绿色食品形成了可观的需求,加之这些地区在人才、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使得珠三角后发地区发展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通过全民创业积极转化这种优势,无疑是解决珠三角后发地区发展后劲不足的关键。

区域发展的平衡总是相对的,即使珠三角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区位条件不同,希望各地齐头并进发展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只能解决均衡而不是平衡问题,经济发展可以不平衡,但公共服务必须均等化。要让珠三角后发地区加快发展,关键不是给个大项目,这种做法不仅难以持续,同时也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相背离,通过财政手段,帮助后发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为后发地区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道。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