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温氏集团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24.11.2016  23:34

据炒股的朋友说,最近温氏集团的股票很火,甚至超过了万科。对此,我不以为然,因为,现在的房地产已经泡沫化了,温氏集团至今仍然是名副其实的以实体经济为主要支撑的大型企业。本人之所以推崇温氏集团,关键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劲势头,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趋冷的背景下,显得特别的醒目。面对各级政府纷纷担忧自己区域发展后劲不足的困惑,温氏集团的发展模式值得推荐与借鉴。

其实,将温氏集团简单归于农业企业是有失公允的,虽然养鸡养猪依然是其主要业务,但今天的温氏集团,早就跨越了单一农业企业的鸿沟,在农业主业基础上形成了三大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三大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与相互促进。此外,在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为了帮助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温氏集团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农民建立家庭农场,将大量的养猪养鸡业务外包给农民兄弟;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由此介入了包括种猪培育、饲料供应、疾病防治、市场销售、现代物流与农业金融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应当是温氏集团能够保持强大后劲的奥秘所在。

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各级政府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温氏集团的实践表明,三大产业之间是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三大产业发展是需要有机融合的。不考虑一地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不考虑一地人才储备与区位条件,不考虑本地的实际工业化水平,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中随意加入个人意志,如前些年一些地区为了发展房地产盲目提倡退二进三,为了追求土地财政片面提升商业地产比重,引进一些没有任何基础的所谓高新技术产业,现在看来都值得商榷。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产业基础与市场条件各异,在理论上至少可以认为不存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业结构比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固然需要,第三产业发展比重不断上升的确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这些都无法证明今天一地三产比重必须超过多少。衡量一地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应当从三大产业间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着眼考虑。

均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全社会投入给定下的产出最大化,均衡是必要条件。一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应当按照均衡的要求配置资源,在均衡条件下实现三产融合是最有效率的产业结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样重要。所谓协调,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即以最少的攫取通过创新获得最大的价值回报,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精诚协作优势互补,即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让最大多数个人与企业奉献智慧参与区域发展,共享发展红利。在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用消费刺激生产,让需求拉动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一地经济发展无法获得外部资源与市场时,可持续性主要来自本地市场需求与产业供给的匹配。温氏集团的发展表明,正是国内生猪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与扩大,保证了企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三产联动的本质是市场共享,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在同一市场的深耕细作,从而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温氏集团的三产联动模式同样可以推广到新兴、云浮甚至整个广东。但是,区域毕竟不同于企业,企业不仅是利益边界清晰的共同体,而且内部交易的成本通常也较低,加之企业总部强大的规划协调能力,足以保证三产的融合发展落到实处。一地要真正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必须切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以下难题:

一是支柱产业的合理选择。近年的招商引资似乎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任何地方都可以搞任何产业。产业落地并不难,难的是有否竞争力。由于各地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不同,区位条件各异,加之产业配套能力存在差别,真正能够适应一地生存与发展的产业只是少数。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未来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但是,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搞机器人,更何况工业革命4.0需要前面的3.0甚至1.0为基础。对于大多数地区,新一轮工业革命更多要求传统产业智能化,而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通过不断地调整规划来实现所谓产业升级。

二是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与多数企业类似,一些地方政府患有重生产轻市场的毛病。区域的三产融合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区域品牌文章,在这一点上,法国波尔多地区红酒品牌建设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不仅需要为本地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更需要创立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更多市场型企业,解决转型升级的最大软肋。

三是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对于广东而言,营商环境改善不仅是招商引资的需要,更是三产融合的需要。在区域营商环境建设中,契约社会是关键,不仅政府需要遵纪守法,而且更需要企业讲诚信守合同,诚信是确保区域内部企业分工合作与市场共享的润滑剂。此外,政府还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配套企业做专做优,借助市场力量形成企业分工合作与市场竞争有序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是对外开放的格局重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为了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自己,广东用开放与包容精神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来本地发展,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今天我们不能再沉溺在工业化旁观者的角色,需要有抱负有担当。实践证明,对于那些核心技术与高端设备,人家是不会轻易送上门的,转型升级需要自身的努力。三产融合不排斥对外开放,不是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与高手过招需要自身强大,需要从过去的“不图所有但图所在”转变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参与全球化战略分工,这仍然是未来广东发展的基本战略。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已经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区域经济体系。今天阻碍发展的,不仅仅是创新难题,同时还有三大产业的融合问题,长期形成的巨大产能需要相应的市场份额来消化,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三产融合可以通过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在市场共享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解决供求矛盾,切实增强广东的发展后劲。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