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世尚书坊(分司巷口)
24.08.2014 20:59
本文来源: Southcn.Com
三世尚书坊是“为赠太常卿林瓒,子林乔惯及孙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建”。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海阳龙溪(今潮安庵埠)宝陇村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中进士。在京任职期间,河北玉田县发生兵变,林熙春不顾个人安危,进城向判军宣扬朝廷威德,陈说利害,终于使他们归顺朝廷。
在任大理寺时,能革除私弊,树立廉洁之风,订“约官”,“约民”十六项,他勇向皇帝进谏。如止东封(泰山),减织造,停採珠,回青(进贡猎鹰)皆于国体有关。后因太监魏忠贤当权,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遂辞官回乡。四潮后,林熙春关心家乡,兴利除弊,多次向地方官建言献策。他在潮州争盐税,减里役,倡建凤凰台,三元塔,浚三利溪,修文庙;在龙溪倡建许陇堤桥,建文昌阁,创龙溪会馆,向官府争取减轻龙溪差役十分之四,他不遗余力为地方兴办许多公益事业。
林熙春终年80岁,皇帝追念他的功绩追赠其父,祖父为尚书封号,合林熙春为“三世尚书”并立牌坊表彰。坊的南额镌有“四朝大老”那是因林熙春辅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四朝皇帝,故为“四朝”,“大老”是对他资深望重的大官称呼(亦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坊额八字均尺半见方,遒逸绝伦,含苏轼、黄庭坚、米芾之能,为全城额坊字最佳。相传为吴殿邦所书。清大书法家翁方纲(北京宛平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阁学士)来广东督学时见此八字赞不绝口,叫人拓下,排为“四尚四书朝大三老”,一时传为佳话。其实牌坊街字都甚佳,艺术价值很高,难怪俗话说:“大街看亭字”。
本文来源: Southcn.Com
24.08.2014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