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七十岁退休很正常 命苦的九十多岁还上班

23.02.2017  12:13

驾部郎中致仕 冯平 87岁

礼部侍郎致仕 王涣 90岁

司农乡致仕 毕世长 94岁

兵部郎中致仕 朱贯 88岁

太师致仕祁国公 杜衍 80岁

辽金“二十四孝图”砖雕——卧冰求鲤

关于延迟退休的各种传言,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在中国古代,各级官吏也有一个退休问题,叫作“致仕”。与现代人的退休一样,古人的“致仕”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

何时要“致仕”?

患病者可提前退  健康 的要七十岁

在中国古代,和退休这件事儿最相近的概念叫“致仕”,也就是辞去官职还禄位于君的意思。

当然,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官员到了什么年纪,就该“致仕”了呢?

据《礼记·典礼》记载,在西周的礼制中,已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礼。其后历代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只是到了明清两代,情况才出现了一些变化。

“七十而致仕”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具体实施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丞相韦贤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以老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宣帝觉得他年事已高,不可以太劳累,就准他辞职,赏赐给他一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七十可以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 疾病 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

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清代文武官员的致仕年龄比较繁杂。文官致仕年龄,一般在60岁上下。乾隆时规定,部、院属官吏55岁致仕,京察二三等官吏65岁才能致仕。武官致仕的年龄,则随官职大小而异。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应允,直到“庆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学诚意》章,甲子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宋朝司农乡毕世长致仕时已经94岁。

元代有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特殊部门即使三品以下,也不能致仕。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综合以上情况,不论哪个朝代,官员去留的最终裁夺权还是皇帝说了算。

退休金有没有?

宋朝退休待遇最好  元、明没有“退休金”

官员致仕以后,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呢?

历代朝廷对于为自己辛劳了一辈子的退休老臣,也都是有一套以礼相待的安置政策的。

对于少数有功的高官、名将和宠臣,可以得到皇帝的直接恩赏,这是被官吏们视为最高待遇和荣耀的事情。唐朝名将李靖,精通兵法,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后被封为卫国公。他64岁因足疾,上表请退。唐太宗李世民见了上书很感慨,说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步者甚少。李世民特别下了诏书,对李靖“封爵如故,禄赐、吏卒并依旧给”,还赏赐了很多财物,亲授“灵寿杖”,以“助足疾也”。

汉朝以前,官吏致仕都没有俸禄。给退休的官员供俸,是从西汉开始的。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致仕,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可得全禄,如名相房玄龄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唐制还规定,授一至九品官永业田一百顷到二顷,永业田可传子孙。因此,五至九品官致仕后虽无俸禄,但生活仍可保障。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只是少了一点实权。

元朝的致仕官,一般不供俸禄,只规定“子幼家贫者,给半禄终其身”。

明朝初期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

清顺治十八年规定,“无世职之官年至六十致仕者,仍给半俸,未至六十因疾辞任者不准给”。

有些朝代的帝王,在每年的岁首、寒食、秋八月等时节,遣使到致仕老臣府第赐物问候。身居京师外的致仕官,则由当地长吏代劳。问候时,多是携羊、酒、粟、帛等物。帝王以此宽慰群臣,使其奋力“驰驱仕途”。

延伸阅读

古人究竟如何养老?

北魏首创“存留养亲”制度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 保险 等“五险一金”,许多底层官员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早在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该制度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即便坐牢,也一般关押在当地,不会流放到外地,以便其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人。更有甚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犯人一些不太严重的罪行。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

官办养老院从南朝开始

古代人较高的死亡率和较短的寿命,注定了相当数量的老人会没有后代。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从此,中国的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了唐代,国家强盛,养老院更为普遍,当时称为“悲田院”。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是北宋时期的“居养院”,只收养贫困老人。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及以上,这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养老的一个黄金时期。

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叫作惠民和剂局。刚开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后来,干脆免费,全部由地方财政埋单。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养济院是一个融收容和养老于一体的机构,与南北朝时期的“独孤院”类似。

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如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白银近1.7万两。

80岁老人与县令平起平坐

授予老人官位开始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曾下诏,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各种官位。唐高宗曾授官给80岁以上的妇女;唐德宗曾授官给90岁以上的老人。宋代的仁宗授12个百岁老人为州助教(宋代的一种官职),后来的神宗又任命9个百岁老人为州助教。

与授官相比,赐爵的做法出现得更早,在汉代就有了。汉代赐给老人的爵位从一级到三级都有。汉代之后,赐爵的做法不再普遍,只是偶尔出现。

明太祖朱元璋也举办过全国性的赐爵于老人的活动,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令平起平坐。

据北京日报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