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七娘”、“拜七娘”,乞巧民俗走进CBD

19.08.2018  17:42

大洋网讯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八,在天河珠村各七娘点,参与乞巧的村民们恭送七娘表达谢意,完成了今年乞巧节的最后一道仪式;而在当晚的珠江上,50对单身的青年男女相约红船,寻找属于自己的“牛郎”或“织女”。前者在乡村祠堂举行,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后者发生在繁华都市,将民俗节日演绎成现代故事。这两个活动的结束标志着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落幕。

天河珠村从1998恢复乞巧活动以来,至今已有20年。自2005年起,天河区政府在珠村举办一年一届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今年已是第十四届。经过这些年的培育,天河珠村乞巧文化有了哪些发展和创新?随着老一辈乞巧婆婆的逐渐离世,乞巧手艺的传承该如何完成?提了多年要发展的乞巧文化产业现状又如何?信息时报讯 (记者焦何结实习生郭建东)昨天是农历七月初八,在天河珠村各七娘点,参与乞巧的村民们恭送七娘表达谢意,完成了今年乞巧节的最后一道仪式;而在当晚的珠江上,50对单身的青年男女相约红船,寻找属于自己的“牛郎”或“织女”。前者在乡村祠堂举行,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后者发生在繁华都市,将民俗节日演绎成现代故事。这两个活动的结束标志着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落幕。

【创新】

将民俗还于百姓,让文化走进CBD

农历七月初七前几天,是珠村最热闹的日子。连续几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涌进这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前来欣赏“摆七娘”、“拜七娘”、吃“七娘饭”、“送七娘”等一系列乞巧节民俗活动。在明德堂等各七娘点,乞巧手工艺人的作品摆满了案台,琳琅满目。微型的乞巧公仔、桌椅茶具,用珠片做成的植物、动物;重现农耕时代丰收、舂粉的场景。

近年来,天河区政府将乞巧文化的活动空间从乞巧民俗文化大本营珠村扩展到了广州CBD,以“广州乞巧文化节”为基础,让传统民俗从乡村走进城市。天河区举办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时,冯瑜便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到筹备策划工作中。在她看来,广州乞巧文化从传统村落走到CBD,扩大了乞巧节的影响范围。“以前沙河的居民会嫌珠村路途远,今年我们将开幕式从珠村搬到了广东省演艺中心大剧院,天河各个街道的居民都有机会感受到了乞巧文化的魅力。

从2016年到2017年,广州乞巧文化节有一个重大的转变:还俗于民。冯瑜表示,“珠村乞巧民俗才是支撑广州乞巧文化节的DNA。我们不能把传统民俗和现代文化活动混为一谈。传统的祭拜仪式是为了向神灵祈福,对时辰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把仪式扩大为表演,就违背了先民们最初的意愿。所以从2016年开始,乞巧文化节的开幕式上不再出现乞巧祭拜仪式。如今,乞巧传统民俗活动依然在珠村举行,但是文化活动却可以创新发展,可以迁移。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了解乞巧文化,这几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将触角延伸到了正佳广场、广州塔等人流量大的CBD活动场所。从2017年开始,组委会还将乞巧联谊活动与文旅产业结合在一起,让粤剧和乞巧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珠江红船合璧。昨晚,50对单身男女相约红船,看粤剧,感受乞巧祈姻缘的浪漫情怀。

【传承】

传统在演变,乞巧手艺人有了“巧哥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这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诗句,反映了岭南乞巧文化传统。乞巧节起源于汉代,岭南尤盛。最初,乞巧的主角都是未婚少女。她们用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向“七娘”许愿,称为“拜七娘”,为的是祈求巧手,寻得如意郎君。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是珠村本地人。据他介绍,“古代少女参加乞巧节有两个心愿:祈巧和祈缘。因此出嫁的女子只能回村再参加一次‘谢七娘’。乞巧手艺没有资料记载,全靠心手相传。乞巧民俗在不改变其内核文化的基础上,多了一个祈福的心愿。所以乞巧活动参与人员的范围扩大了,已婚女性可以继续参加,男子也可以。

在潘剑明看来,参与乞巧的人越多,越有利于这项传统民俗的保存和传承。1998年,在乞巧节沉寂多年后,一帮年长的乞巧婆婆悄悄地在祠堂重新摆起了“七娘”。经过媒体的宣传和政府的引导,珠村乞巧民俗重回公众视野。潘剑明说:“在珠村乞巧刚刚恢复之初,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参与人员都是乞巧婆婆,但当初恢复乞巧民俗的七个乞巧婆婆中已经有三人离世了。全村高度参与到乞巧活动中来的老一代手工艺人大概还剩一百来人。经过这20年的发展,如今有一半乞巧手工艺人是年轻人了,第一批乞巧婆婆的孙女长大了,此外还多了不少‘巧哥’”。

2004年,珠村小学将乞巧手工艺作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并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小学第一批小乞巧手艺人也已经二十多岁了。乞巧民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潘剑明说。

【困境】

乞巧节周期性强 文化产业难发展

近几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系列活动接待的游客每年大概有40万。除了广州市民外,也有不少来自港澳台的游客,甚至还有从日本、韩国等国家远道而来的乞巧文化爱好者。为了弘扬传统乞巧民俗文化,促进乞巧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艺的传承发扬,推动各地民间艺术的交流和乞巧文创产品的产业发展,组委会还连续七年举办了乞巧民间工艺品创作大赛——赛巧会。据冯瑜介绍,今年“创意传承组”中最小的获奖者只有5岁。“广州乞巧文化节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激励他们释放对传统民俗的热情和兴趣。

早在十年前,天河区就提出要提升乞巧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至今日,乞巧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呢?“现在并不太好”,冯瑜遗憾地表示,“广州乞巧文化节已经形成了品牌,如果有企业愿意以乞巧文化元素去开发文创,应该会有不小的市场。但市场需要引导和培育,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尽管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融入了乞巧节元素的东西,比如七夕民俗、乞巧商场、乞巧包包等,还有企业将牛郎织女作为毛绒公仔,但都不成规模。潘剑明认为,“发展乞巧文化产业难度比较大,因为民俗节日有其周期性和文化性,过了节日氛围就淡了。乞巧节是老百姓精神生活享受的一部分,乞巧元素可以加到文创产品中,但不能变成商业活动。

作为珠村乞巧文化的传承人和推动者,潘剑明认为,政府的引导和新媒体的宣传能为更多老百姓认识乞巧文化提供了平台。“以前乞巧活动走不出村子,现在乞巧文化的路走得更宽了。

(信时记者焦何结 实习生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