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认识,但是我有爱!去年广州逾37万人次无偿献血

25.03.2019  16:26

大洋网讯 当天天河主会场108人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35500毫升,献血身影不乏夫妻档、好友档或亲子档……今年的3月24日是“血液银行”成立的第七周年,由广州血液中心和志愿者团体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在全省约70个献血点联动举行,主会场设在天河体育中心。

据广州献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总人数达37.73万人次,其中全血采血量53.11万单位,机采成分血近7万个治疗单位,献血总量排全国城市第二位。

现场:年轻夫妇首秀献血 教育孩子乐于助人

当天上午9许,一场大雨刚停,体育中心验血区排起了长队。十多个摊位依次排开,填表、健康征询、体检、血液检测、采血、发放献血证等,每个步骤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摊位上还摆满了红枣、红豆粥、面包等食物。“我们的梦想是广州不缺血!”志愿者说。

这样的愿望也得到献血者的回应。刘先生夫妇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早早来到献血摊位。夫妻俩说,他们是借着活动的机会首次参与献血,把孩子带上也是为了教育他们日后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今天是周末,正好一家人一起行动,用父母的身体力行感染两个孩子。

而已有19年献血经验的艾文秀也来到献血点做志愿者。艾文秀今年47岁,1999年,她作为一名驻穗军队医务工作者从北京来到广州。有一天她在街上无意间看到一辆献血车,尽管当时献血的人不多,但觉得作为一名军人要响应号召率先献血,很自然地上去献血了。从那时起,她基本上每隔半年就献血一次,让献血不仅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还是用来庆祝特殊节日的礼物。截至目前,她已献血超过1万毫升,按照体重50公斤的普通人血量4000—4500毫升计算,相当于全身血量的2倍。

在她的带动下,她身边不少亲朋好友都先后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还时常为有兴趣献血的人解答疑问。“儿子今年高考,我们约好了等他高考完一起献血。”她说,按照一般情况下60岁便不能再献血的规定,她会在未来13年将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数据:去年无偿献血市民逾37万人次

今年的3月24日是“血液银行”成立的第7周年,广州血液中心和志愿者团体在全省设立70多个献血点,联合举办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天河体育中心主会场共108名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35500毫升。

广州市民对无偿献血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今年春节很多市民选在大年初一献血,把献血当作一份春节礼物。”广州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梁华钦介绍,近年来,广州无偿献血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总人数达37.73万人次,其中全血采血量53.11万单位,机采成分血近7万个治疗单位,献血总量排全国城市第二位。

梁华钦介绍,目前广州市能够保障急救用血,但由于约60%的血量来自街头献血点,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而血小板的采集需根据近两天的临床需要来安排采集,其供应量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广州血液中心会不断扩大采血点和改善献血环境,例如去年在花都广场新设了一个献血点,今年将北京路的献血车移到献血屋。“梁华钦说,目前广州有18个固定的采血点,需要献血的市民可先通过“广州献血”公众号查询献血点与接待献血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献血。

除了常规血型,捐献稀有血型的志愿活动也受到更高的关注。据广州稀有血型志愿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稀有血型志愿协会已有志愿者274人,每当收到求助信息,拥有稀有血型的志愿者都会积极响应,服从安排与相关医院对接,为挽救生命奉献力量。

小名片

“红色行动•血液银行”(简称“血液银行”)是首先以广东狮子会、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倡导和组织的项目,致力于建立无偿捐血小板的志愿者初始库。广州市无偿献血供应医疗机构的用血量在全国排第二位,由于广州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血液病治疗水平较高,对成分血—血小板的需求量很大,几乎占到全广东省需要量的2/3。但由于血小板需同型输注,并且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只有1至5天,而血小板的使用又多是急用的,采集过多不使用会造成浪费,采集不足可能难于挽救垂危的生命。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血小板志愿者库来满足临床需求。

(广报全媒体记者刘春林、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