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中元节 大家见的都是什么鬼?
资料图:万圣节临近,大学生向游客赠送南瓜灯。 中新社发 邵颖 摄
中新网10月30日电(宋宇晟)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万圣节。在西方,万圣节又称“鬼节”。而在中国,最被人们熟知的“鬼节”之一就是中元节了。虽然都是以鬼为主题的节日,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鬼节”也有各自的不同。
资料图:8月27日是中元节的前一天,在广西也称为“鬼节”。当晚,广西柳州市滨江路、北站路及屏山大道等多条道路两旁烟熏火燎,不少市民沿街点蜡焚香烧纸钱,以祭祀先人或鬼神。在中国华南地区“鬼节”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黄威铭 摄
关于鬼节中的“鬼”的终极问题:鬼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时候,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
因此,在传统观念中,这段时间中的一部分“鬼”被认为是与现世的人们有着血缘联系的祖先的灵魂。这些“鬼”是需要各家各户祭祀的。
当然,被放出来的不会只是“祖先鬼”。中国传统的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也是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
有鬼门大开的时候就有鬼门关闭的时候,按人的逻辑来说,鬼也不会在人间停留太长时间。一种说法认为,在接受祭祀和供奉后,鬼们会在农历七月底返回阴间;而另一种说法就大大延长了鬼在人间停留的时间,该说法认为七月半是“放鬼之时”,经农历十月的寒衣节,再到次年的清明才是“收鬼之时”。所以,按照这两种不同说法,鬼们可能要在人间停留一个月或者半年多的时间。
资料图:10月29日,万圣节前夕,5名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来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百龙天梯景区为游客们上演了一场“万圣空中幽灵秀”。他们利用闲暇时间组装了5台无人机并将其扮成万圣节“幽灵”及南瓜造型,飞入空中与电梯上的游客互动。 中新社发 邵颖 摄
有关鬼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下,总会显得有些复杂,而在西方则要简单得多。这一点首先就表现在时间上。从十月底到十一月初,严格算来也不超过两天,鬼被放出来的时间显然要比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时间短不少。
而关于万圣节中鬼的来源,可见的有这样一种说法。古代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凯尔特人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天回到故居地并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这也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当然,活着的人自然是惧怕鬼魂夺生的,于是人们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试图将魂灵吓走,这之后才会把火重新燃起。同时,他们也会点燃篝火,祭祀神灵。
这样看来,西方的鬼并不像中国的鬼那么友善,不过好在放出来的时间很短。当然,这只是几千年前凯尔特人对鬼的想象,另一种说法中的古罗马人关于这一节日的想象好像并没有那么惊悚。
这种说法认为,在公元1世纪,占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接受了万圣节习俗,并将自己庆祝丰收的节日与万圣节结合。他们在节日扮鬼的初衷就要简单得多,只是为了在丰收时赶走四周游荡的妖魔。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显示,古西欧的爱尔兰异教徒相信,万圣节前夜鬼魂会聚集在人们居住的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人们会在屋前院后摆放水果、食品,喂足鬼魂,让其不至于伤害人类或掠夺收成。而后,人们会扮成鬼魂精灵,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