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打攻坚战 计划3年内9.5万多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1.04.2016  10:44
五华是我市新一轮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县28881户95020人的相对贫困人口数约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49.5%,贫困面最广、脱贫任务最重。该县日前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新时期精准脱贫工作,吹响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潭下镇五村联动打造“桃花源”的产业帮扶模式,为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树立了一个典型。

  五华是我市新一轮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县28881户95020人的相对贫困人口数约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49.5%,贫困面最广、脱贫任务最重。该县日前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新时期精准脱贫工作,吹响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制订脱贫路线图

  今年初,在五华县委全会上,该县就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三大抓手”“基层治理”一起,列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要打好的“五场硬仗”之一。“攻得下要攻,攻不下也得想办法完成它,假如我们这帮人没办法攻下来,换另外一帮人也要把它攻下来。”在日前召开的全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动员会上,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小组组长、县委书记范宜军的一席动员讲话,犹如一纸“军令状”,立在全县人民面前。

  为确保这一场“攻坚战”开好局起好步,该县坚持“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认真细致地做好相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至目前,该县统计的相对贫困户有28881户,相对贫困人口95020人,相对贫困人口数量约占全市的49.5%,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有19270户74108人。为此,该县结合实际,制订了按年度分“三步走”的攻坚路线图:到2016年底,2.9万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17年底,3.3万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18年底,3.3万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

  开好方子下猛药

  经过摸底,该县把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作为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先锋部队”,全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以及劳务对接工程,拓宽造血型帮扶路子。

  五华是农业大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搭建好农产品交易平台,让贫困户增产增收,是该县实施产业帮扶开出的第一个“方子”。“预计5月中旬就可以开放40多个摊位的临时市场,日后还将引进更多有实力的批发商,把五华的农产品销出去。”市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国瞻介绍说。据了解,该项目去年10月落户五华,规划用地360亩,其中首期建设18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展销、农特产品展示展销、质量检测、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能解决农产品的展销问题,还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在公益性岗位中和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中就业、优先照顾贫困人口在各类企业中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五华在谋划精准脱贫工作中开出了就业帮扶的“方子”。据悉,该县把精准脱贫工作和产业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全力加快招商引资和4个产业园区建设,引进项目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发展工业经济是最好的脱贫手段,不仅可以增加县财政收入,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一举两得。”省政协委员、五华县外出乡贤、清远市嘉福工业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国猛也为家乡的精准脱贫点“赞”。

  典型引路坚定信心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如何开局、开好局、起好步,决定着今后3年帮扶工作的成效。“按照县有示范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的工作思路,抓好示范村、示范点的建设,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率先打造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都叫得响、有特色、出经验的新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铺开、纵深开展。”在日前召开的全县精准脱贫工作动员会上,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创新思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也更加坚定了全县上下打赢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该县结合各村地域、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条件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初步确定19个村作为精准脱贫的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

  村村都有工作组

  五华全县有412个行政村,除前两轮和新时期精准帮扶村以外,还有102个村没有安排结对帮扶,而且还存在着一部分分散的贫困人口。“102个村全部都安排县直和省、市属驻华单位结对帮扶,前两轮帮扶后的218个村的分散贫困人口由当地镇政府、村‘两委’,以及各级派驻该镇、村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共同负责帮扶,实现各村全覆盖。”县扶贫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各单位的帮扶责任、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都一样,并于近期全部进驻到村到户,全面开展帮扶工作。

  据悉,五华还组建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每个镇成立了一个以挂点县领导为队长的工作队,全力加强工作保障,全面统筹三年的精准脱贫工作。(张炳锋  廖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