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东莞培养鉴定近30万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
开设国际合作班培养技能人才
企业自主评价技能人才
东莞培养鉴定近30万技能人才
五年后技能人才总量将达100万人
东莞时间网讯 (全媒体记者 周桂清 实习生 卢明慧)如今,技能强国、工匠精神刷爆朋友圈跻身今年最热词汇,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也成为全社会的香饽饽,身价水涨船高。
随着东莞企业逐步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月9日,市人力资源局透露,随着转型升级推进,近年来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加大,技工求人倍率持续攀升,根据重点监测企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技工求人倍率达1.42。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培养鉴定近30万技能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4.2万人。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五年内技能人才达100万人
围绕人才强市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东莞把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出台一系列具有首创性的政策措施,培养了一大批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技能人才。近年来,全市培养鉴定近30万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4.2万人。
为满足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供需对接,2010年起连续7年精心组织举办大型校企合作洽谈会,每年组织全国范围300多家职校技校和1000多家东莞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合作建立实习、见习基地1000多个,每年培养输入技能型毕业生近5万人,累计输入35多万人。
率先开拓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子。2013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引进国际认可、高含金量的HWK和IHK证书。与英国沃索学院合作,率先引进“现代学徒制”,在莞建立第一个海外ASFI产业技术认证中心,引进英国ASFI证书。目前,已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等35个国际合作班,共有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机械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机电等12个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972人。
东莞还制订了技能人才五年培训计划,将通过与境外(含港澳台)应用型大学、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合作,采用师生互换、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开设国际课程班,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5000名具有国际职业教育背景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东莞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100万人。
启动企业自主评价试点
1224人已获职业资格证书
创新评价机制,启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当前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现有工种目录与企业生产工序脱节,与转型升级需求不适应(比如机器人产业中,对机器人维护、维修的工种岗位,缺乏相应的工种标准),企业自主开展培训后,不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无法获得政府资助补贴,导致政府开展技能培训热情高,但企业不积极。
针对这些问题,东莞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启动企业自主评价试点,由企业和行业协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和工序要求制定评价标准,员工通过评价考核获得技能证书,可以享受薪酬增加、职业晋升以及技能人才入户等待遇。2013年启动试点工作,2015年在全市范围推开自主评价工作,34家次企业完成评价,涵括24个职业(工种),涉及加工中心、模具、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一系列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工种,4400多人参加初期资格审核,1224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评价规模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继续推进自主评价工作,又组织3家企业开展自评,共有672人参评,涉及电信、印刷、陶瓷等行业。
目前,东莞还推出“首席技师”培养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技师”,解决企业的生产操作难题,参与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开展“名师带徒”活动。每年从企业中遴选100名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和市级顶尖水平的高技能人才,授予东莞市“首席技师”称号,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1000元。目前首届100名“首席技师”已经专家评审,待上报市政府审核确认最终名单,到2020年,计划培养500名“首席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