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大通关改革现场会在东莞召开
“三互”大通关改革现场会在广东东莞召开
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要求,2015年9月14日,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三互”大通关改革现场会在广东东莞召开。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和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和驻粤有关查验单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口岸管理部门、中国口岸协会的有关负责同志,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张科及相关部门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考察了东莞寮步车检场、虎门港水运口岸开展“三互”大通关改革的现场,听取了东莞市政府对开展“三互”大通关改革总体情况的介绍,黄胜强主任、招玉芳副省长在现场会上对东莞认真落实“三互”改革、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的探索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黄主任在讲话中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和有力助推下,驻粤查验单位主动作为、密切合作,东莞市勇于突破、先行先试,在东莞率先开展了“三互”大通关改革,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黄主任指出,地方政府以大力助推“三互”大通关改革为己任,注重统筹协调,积极主动,率先发力,切实履行在口岸管理和服务保障方面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为开展“三互”大通关改革创造条件,这是推动实现“三互”的重要基础;口岸查验部门以“三互”大通关改革为抓手,大力改善口岸通关环境,努力提高口岸竞争力,支持和促进当地外贸发展,这是推动实现“三互”的关键所在。黄主任还就全国各地口岸办推动“三互”大通关改革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切实履行口岸管理职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主动大力助推“三互”大通关改革;二是统筹协调,妥善处理“三互”大通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有效加强“三互”大通关改革的各项保障,为“三互”大通关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招玉芳副省长结合广东东莞的实践,也对“三互”工作提出了要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完善大通关管理机制、优化大通关整体环境的要求和建议。
链接材料:
东莞“三互”大通关改革率先启动并取得实效
2015年9月14日,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三互”大通关改革现场会在广东东莞召开,会议详细介绍了东莞“三互”大通关改革模式。今年以来,东莞市以寮步车检场和虎门港为突破口,积极构建陆运、水运、跨境电商三位一体的“三互”大通关模式,着力在“水、陆、网”三个方面推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4月10日,陆运口岸“三互”大通关模式在寮步车检场正式启动运行;6月18日,水运口岸“三互”大通关模式在虎门港启动。至此,东莞在全国率先推动“三互”大通关改革,并取得良好成效。
三大特点昭示改革力度
以信息互换突破“信息孤岛”。陆运方面,寮步车检场通过“单一窗口”平台,关检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建立信息互换和共享清单,突破口岸执法“信息孤岛”的障碍,实现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比如,关检双方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互换,由系统对双方共同执法的数据进行匹配,最后由车检场电子卡口自动甄别,实现车辆验放。水运方面,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口岸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单一窗口”平台,通过共享信息,实现部门执法的联动协调。企业通过“单一窗口”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模块,从过去分别向四个口岸管理部门依次纸质申报,变为仅需一次性递交船舶航行、舱单数据、乘员资料等相关电子信息,即可自动完成向四个口岸管理部门一次申报。
以监管互认实现“一站式作业”。为改变寮步车检场过去关检部门独立作业的方式,由地方政府牵头协调后,拆除了车检场原来关检两个查验场地之间的物理围网,将两个查验场地合二为一,关检双方在同一封闭场所内共同实施监管。现场执法从“串联”改为“并联”,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同时向海关报关、向检验检疫报检,无须往返于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之间,真正实现“一站式作业”。
以执法互助推动“联查联放”。陆运方面,关检部门分别依职权执法的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关检任何一方在查验或检验检疫货物、物品发现异常时,通过工作平台及时告知另一方,双方协作配合、分别处置。水运方面,实现船舶的联合登临和货物的联合查验。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需对同一船舶进行检查时,通过“单一窗口”联合登临执法模块,按IMO号(或船名、航次)对碰登临执法信息,在约定时间段内联合开展登临执法活动,并共享监管信息,互认执法结果,实现“一次登临、一次检查”;依托进出口货物监管模块,海关、检验检疫在进出口货物查验放行环节加强合作,在约定时间内,在共同查验场地实施联合查验、联网放行,避免企业重复装卸货物,实现“一次开箱、一次过磅和过机、一次查验、联网放行”。
三大成效彰显改革红利
实现了企业成本的大幅降低。陆运口岸改革后,车检场合二为一,实现了车辆一次进场,货物一次报验、一次查验,企业通关费用减少50%。水运口岸改革后,通过一站式、一次性申报,企业提交的纸质单据由原来的140多份减少到60多份,减少了60%,直接减少了外勤岗位的人力成本,也节省了企业因递交材料而多次往返多个部门的费用成本:“联合登临执法”有效减少船舶在码头的作业时间,通关成本也将随之大幅降低:“联合查验”减少了吊柜和开箱的次数,每个集装箱分别可为企业节省200元和280元的费用。
促进了通关效率的快速提升。陆运口岸改革后,通关手续由10个缩减为5个,平均查验时间由4.5小时缩减到2.5小时,通关时间节省了44.4%,查验结果实现互认,提高了关检部门的办事效率。水运口岸改革后,登临执法时间由过去的2-6个小时,压减到1-4个小时,集装箱的平均查验时间缩短了50%以上。
推动了监管流程的持续优化。改革后,现场执法由“串联”改为“并联”,据统计,改革试点以来,每天近1200台车辆实现“一次进场、一次出场”。有效增强了对进出口物流的管控能力,查验监管流程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