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台胞见证上海浦东“起飞”

14.01.2015  19:41

  中新网上海1月14日电 题:三代台胞见证上海浦东“起飞

  作者:李姝徵 郁玫

  作为第三代台胞,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林扬帆,他的家族奋斗史恰应证了上海浦东的腾飞与转型。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五届第四次会议正在此间举行,2015年正值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浦东新区台联的林扬帆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三代台胞与浦东的不解之缘。

  作为第一代台胞,林扬帆的外公林裕章出生在日据时代的台湾,来到大陆后成为华北军政大学台湾队的一名学员,留在了上海。

  早期来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很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林裕章晚年被返聘到浦东,利用当地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引进台商资本技术,发展当时大陆急需的轻工业和纺织业。林扬帆介绍,当时浦东纺织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恰好填补了大批返乡知青带来的就业缺口,客观上解决了人口红利过剩。

  浦东自1990年开发开放,正值林扬帆父母的“黄金时代”。因父亲在外高桥保税区工作,全家从浦西搬到了浦东。回忆童年时的浦东,林扬帆颇感慨“刚搬来的时候民生路还是条烂泥路,邻居家还有菜园子,现在已经是黄金地段了”,他双手比划,哈哈一笑。

  从烂泥路到辉煌璀璨“夜上海”的一部分,林扬帆一家三代参与并见证着浦东的发展。从第一代的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代的基础设施建设,直至今日浦东公布数据称,2014年浦东第三产业GDP占比预计提高到67%,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十分明显。

  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13日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取代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对今天的浦东而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比增长速度更重要。

  浦东经过近25年的开发开放,市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可供投资的土地逐渐稀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发展瓶颈。此时的台商又将何去何从?

  台盟浦东新区委员会主委李伟文认为,眼下的浦东,台企能做的还有很多。他说,台湾的文创产业高度发达,诚品书店进驻上海中心便是台湾文创进军浦东的一步。此外,在新农村建设、展会策划、生态治理、航运发展等方面台企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第三代台胞,林扬帆投身于广告业,成为了某大型广告公司的一名高管。“浦东拥有很好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金融、服贸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更适合现在浦东、现在的上海”。

  他感慨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什么是最前沿的、什么是将来会发展到的,这才是现在我们需要get(获取)到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