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07.07.2014  19:11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订出的传统治疗方法。根据中医“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理论,在炎热的三伏天里,人体阳气旺盛,腠理疏松开泄,药物易于吸收。此时选用辛温驱寒、逐痰平喘、走窜通经的药物制成药饼,直接敷贴在特定的经络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能祛除痼疾、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寒冷刺激的能力。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

  说起“三伏天”天灸,很多人都知道是在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里进行穴位贴药。但为什么选择三伏天呢?这是因为三伏天为农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约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分初、中、末三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的节气日期,加上辛温祛寒、逐痰平喘、走窜通经药物在特定经络上治疗,疗效更好。

  什么人适合冬病夏治

  梅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温乃元介绍,三伏天灸对冬天易发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虚弱易感冒、脾胃虚寒胃痛、肾虚腰痛、寒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患这些疾病的患者做天灸最为适合。普通人做天灸,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的目的。但孕妇、1岁以内的小孩、有恶性肿瘤、血证、发热者(体温超过38.5℃)及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禁用天灸疗法。

  据介绍,市中医医院每年都开展三伏天灸,每年都吸引大批患者前来接受治疗,去年开展的三伏灸有超过9000名市民就诊。

  天灸的治疗效果

  根据国内4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天灸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易患病人,治疗有效率达80%以上。但有的人贴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却觉得身体状况并没有多大起色,不禁怀疑“三伏天”天灸的疗效。对此,温乃元介绍,其实“三伏天”天灸是通过药物作用于穴位表面,通过调理脏腑经络来提高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这种传统疗法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坚持。一般来说,穴位贴敷每年至少要贴敷三次,若要加强效果,最多可贴敷五次。连续贴敷三年以上。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坚持,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贴药要注意什么

  一般成人贴2-3小时,小孩贴30分钟-1小时,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时,可提前除去。天灸贴药后,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表皮)可有潮红灼热,或起水疱,乃正常现象,可涂万花油或到医院用药防止感染。贴灸当日,要用温水洗澡;禁食寒凉生冷和辛辣腥味之物;慎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豆制品等;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过敏的食物。(佩洁)

  TIPS

  2014年三伏天贴药时间:

  伏前热身:7月8日

  初伏:7月18日

  中伏:7月28日

  末伏:8月7日

  末伏加强: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