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体航母设计图曝光 号称“海上万能手”

28.10.2014  10:34

原文配图:网友设计的暗影隐身航空攻击舰。

  尽管世界各国三不五时都要裁个军以示自己热爱和平,但领土临海的国家谁不希望有自己的航母战斗群。

  军事专家陈虎说过:航母不是一个“大玩具”,它是要为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来服务的,任何一个发展航母的国家都要精心计算,拿航母做什么?主要作战对象是谁?由此来确定航母需要怎样的规模,多大的作战海域范围。同时从数量上也不会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有时尽管有钱,但如果算计不到,航母也会拖累国防建设的后腿。

   那么,有钱有技术的国家中,未来航母到底哪家强?

  印度的这艘二手航母曾在海试过程中发生严重故障,据俄方消息人士透露,“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在海试期间发生故障,8个蒸汽锅炉中的7个瘫痪。但随后,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公司发言人称,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故障锅炉数为3个,而不是之前报道的7个。

   本网记者探访印度国产航母基地:港口小城事关印度命运

  雄心勃勃的印度海军曾扬言:要至少拥有3艘航母,必要时将发展至5艘。

  印度国防部的一份文件表明,目前,中国战斗力以3∶1的优势令印度相形见绌。印度希望在未来15年内通过航母、核潜艇、战舰等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印度斯坦时报》获得的这份文件预测,2027年,印度将把两国战斗力差距缩小至“目标比例”:1.5∶1。

  双航母编队只是印度海军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而其终极目标是装备自己国产的航空母舰,乃至三航母编队。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未来国产航母的服役将让印度海军能够“及时出动到其他利益攸关的海域”。在列装国产航母之后,印度海军东进的触角将伸向更远的海域。

   俄国防部说俄方制定出未来航母设计方案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5月31日对媒体透露,尽管俄目前实施的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中没有建造航母的计划,但将来俄存在建造航母的可能性,俄方已制定出三种未来航母设计方案。

  俄塔社援引鲍里索夫的话报道说,克雷洛夫国家科学中心完成了上述设计方案,这些方案涉及建造核动力航母。

  俄罗斯涅夫斯基设计局总经理弗拉索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说,未来俄罗斯必须建造至少4艘航母,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将各得到两艘。他说,这些航母应在俄北方机械制造厂建造,因为在苏联时期承担全部航母建造任务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位于今天的乌克兰。

  鲍里索夫31日还对媒体说,为了应对美国制定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俄罗斯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研发新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将成为独一无二的武器,可以突破任何反导系统,其研发工作将按期完成。

   美国公布未来30年造舰计划 航母核潜艇仍是核心

  尽管一些美国官员和学者大谈“航母过时论”,但是美国海军仍然毫不动摇地研发、采购新一代核动力航母。

  依据“21世纪未来核动力航母计划”建造的11艘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将取代美国海军现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福特”级航母排水量10万吨,将搭载作战半径更大的F-35C隐形战斗机和X47B隐形无人作战飞机,配备新研制的电磁轨道炮和高能激光等新概念武器以及新型推进系统、电磁弹射器和先进阻拦系统,舰载战斗机日出动量将有大幅度提高。

  首舰“福特”号预计2015年开始服役,将成为世界上首艘使用电磁弹射系统的核动力航母。

  美国专家无疑对自己国家的新型装备十分有信心,所以美智库专家研讨认为未来航母应使用隐形无人机作战,与美国海军的设想不谋而合。

   网友畅想中国未来航母发展方向

  自从二战结束后,数十年来航母主流设计外形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为提高舰载机的出动效率,以美国“尼米兹”和“福特”级超级航母为代表的飞行甲板布局的潜力更是被挖掘到极致。但随着材料科学、新概念武器、舰型流体力学设计等领域相继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或许未来航母将是另一种模样。在“光荣使命杯未来航母设计大赛”选出的获奖作品中,多名设计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层飞行甲板和分体式设计。获得大赛第一名的“ZZ号三舰体浮岛式隐身潜航母”(如图)采用三体式设计,必要时各舰体可以分离,两侧舰体有独立作战能力,能临时充当护卫舰艇。三体式舰体让该航母有着远比当代航母更宽大的主飞行甲板,能容纳不同尺寸的各种舰载机起降。为进一步提高战机出动效率,它还在主飞行甲板下设有紧急起飞跑道,战机可以从机库直接出击。此外这艘超级巨舰还装备有电磁轨道炮、激光近防系统、垂直导弹发射井,甚至还有潜艇补给平台和船坞,可谓是海上万能手。

  而获奖的“‘环球’号高速隐身三体航母”则是另一种思路。设计者认为,随着精确打击技术的发展,未来航母吨位太大容易成为“炸弹磁石”,而且快速响应的要求也对航母的机动性能提出要求。因此该航母并不追求具备全方位作战能力,而是采用三体穿浪设计,扁平化舰体结构,以兼顾隐身和高速性能。它选择喷水推进装置,最高速度可达46节。该舰也采用起飞和降落飞行甲板分离的方式,最上方的主飞行甲板用于降落,而两部弹射器安置于两侧的下层飞行甲板。

  说到提高战机起飞效率,另一种隐形航母设计更为独特。设计者为它配备的舰载机全部是垂直起降模式,占用航母的面积很小,机库内可以安置几百架战机。战机起降时,机库顶部的飞行甲板分为两块,可以各自向左右打开。航行时,飞行甲板合拢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同时也可以停放从陆地机场或其他航母飞来的常规舰载机。

   陈虎点兵:没钱不要玩航母,有钱也要算着花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正式下水,在国际海军届算是一件大事,毕竟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海军强国,而伊丽莎白女王号又是英国在经过多年后首次拥有的一台大中型的航空母舰。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内,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应该是英国海军的核心战舰。而且英国海军舰艇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在很长时间都是引领世界潮流的,那么这次伊丽莎白女王号的下水会不会影响世界大中型航母设计建造的趋势?

  想玩航母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就是金钱。

  有时金钱的限制并不低于技术的制约,对英国海军来说技术不是大问题,它本身的技术储备相当雄厚。同时以英美的关系,任何技术上的短板或者缺陷都可以从美国直接引进。而剩下的一个核心就是钱的问题,伊丽莎白女王号从最初的设计建造到今天,包括今后的服役,我们都会看到钱对航母的制约,从中可以体现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今天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状况。

  伊丽莎白女王号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点,由于没有先进的大型舰载预警机,伊丽莎白号航母不适于在高威胁海域中作战,这就决定了伊丽莎白号航母在未来高强度的作战中无法承担“挑大梁”的职责。

  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挑大梁”只能靠美国,而英国航母由此就会沦落到“打酱油”的角色。从这里可以看出,像航母这样的“国之重器”恐怕和战略核武器一样,依赖别人是靠不住的,最终发展航母终极的道路还是要实现全面的国产化。

  2007年,时任英国国防大臣的德斯·布朗称在之后的10年耗资39亿英镑(约合80亿美元)建造两艘航空母舰。将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开始服役。 如今“女王”已徜徉在海上,让我们静待随后而来的“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