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经济:东莞敢为人先的精神写照

28.03.2016  10:23

虎门大宁村史馆展示的大宁毛织厂实物资料

虎门大宁毛织厂当时的生产设备

张氏宗祠老照片

寮步西溪村大围毛织厂为典型的“三堂 经济 ”企业,图为当时工厂所在地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改革开放的先行地。1978年9  月,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个月前,东莞开办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30多年来,东莞勇立潮头,敢闯敢试,建立了扁平化的行政架构,率先实行政府审批办事“一条龙”,最早实行“以路养路”等市场化机制……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县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独特道路,经济发展的“东莞模式”备受瞩目,曾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其中,起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承载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三堂经济”在东莞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了“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在无资源无基础无资金无先例的艰难条件下,令东莞迅速完成了农村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一时间,“三来一补”企业在莞邑大地遍地开花,渐成燎原之势。  ■本报记者  赵水平  市文广新局供图

“三堂经济”令东莞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改革开放前,东莞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其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社会管理与其他地方的农业县并没有太大区别。除了区位,从资源、基础、资金、政策、人才等各个角度来看,东莞并没有太大发展优势。然而,就是在这片有着“敢为人先”精神的热土上,率先上演了一幕改革开放的大戏,揭开了珠三角地区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序幕。

为何偏偏是东莞领风气之先?有天时,有地利,也有人和,这或许可从东莞“三堂经济”的崛起之路中一窥端倪。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东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当时的工业基础落后,又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因此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就在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加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敢为人先的东莞人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利用地缘、人文优势,以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带动经济起飞,开创了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

“三堂经济”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利用祠堂、饭堂、会堂,部分镇街利用影剧院、旧教学楼、旧厂房等场所作为企业的厂房或办公用地,承接“来料加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令东莞迅速完成了农村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在东莞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东莞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1988年,东莞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3%。

“三堂经济”实物和资料征集活动收获多

今年3月,为配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加强东莞城市特色宣传推广,营造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良好社会氛围,东莞开展了全市域“三堂经济”实物和资料征集活动,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三堂经济”实物和资料。

目前,东莞展览馆正在调整优化基本陈列,作为东莞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东莞人民“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三堂经济”实物资料,将充实至陈列展览中“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展示内容,集中展示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的重要地位,助推名城申报工作。

征集活动开展后,受到相关市直单位与相关镇街(园区)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及三堂经济企业老干部、老员工的热情帮助。截至3月23日,共收集到相关政策文件18份,24家近五十份三堂经济企业资料,报刊、会议文件、旧照片若干件。

其中,市工商局充分挖掘室藏档案资源,提供了大量早期的、有历史价值的文件资料,包括有1986年《关于“三来一补”企业换发新证及今后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等10份早期工商部门扶持相关企业发展的制度文件,26份早期的营业执照中属“三堂经济”的有12份,太平手袋厂和80年代胶花厂等企业的厂牌和工作场景。这些文书档案与照片档案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工商部门服务“三来一补”企业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采,生动再现了东莞“三堂经济”发展历程。

在各镇街中,虎门“三堂经济”遗存较多,实物及资料保存较好、种类较全。龙眼发具厂、北栅藤厂、大宁毛织厂、南栅藤厂为1979年至1981年虎门引进的第一批五大外资企业,保留有相关企业审批资料、生产设备、企业协议、生产场景和领导巡查等老照片。相关村(社区)重视“三堂经济”实物及资料的保护利用,大宁村建有村史馆,展出有“大宁毛织厂”众多图片和实物等资料。北栅村村委保存有较多北栅毛织厂的资料文件,并筹备建村史馆。

龙眼发具厂搅动“三堂经济”一池春水

说起虎门“三堂经济”的蓬勃兴起,就不得不提到开风气之先的龙眼村,而提起龙眼村的脱贫致富,注定绕不开一个人——张旭森,当时龙眼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龙眼村驶入发展快车道的领路人、见证者。

改革开放前,龙眼村依旧没有摆脱贫穷的缠绕。张旭森一直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可苦于找不到突破口。1978年,那场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次,听村民张细说,自己两个在香港的弟弟张明、张钊,有意向回大陆 投资 ,并曾两次到番禺市桥探路。“肥水怎能流入别人田?”得知消息后,张旭森两次赶去市桥截住张氏兄弟,劝两人回乡投资。

彼时改革开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的就是一股敢字当头的闯劲,而东莞人的基因里向来不缺敢为人先的精神。经张旭森一再劝说及多方努力,张明、张钊最终放下心中的顾虑,回乡投资。于是,龙眼发具厂顺利落户,厂址就设在张氏祠堂。要知道,祠堂原是族人祭祖和议事之地,历来神圣不可侵犯,龙眼人破了祖宗的规矩,辟作发具厂,其“解放思想”的程度可见一斑。

几张办公桌,一大堆原材料,当时的工厂非常简陋,规模也不大,仅容30多名工人。工作也极简单,织假发,一根根往头套上织。

然而,就是这么一间小厂,把整条龙眼村都搅动起来了。因为来料加工量大,厂内的几十号工人无法完成,于是便发外加工,整条龙眼村都成了它的加工场,几乎所有村民都可以拿到加工费,一个月下来每户都有几百元进账,这在当时可算是不菲的收入。有人积了一点钱,便拿出来参股,年终还可拿到一笔可观的红利。

龙眼“三堂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

由此发端,龙眼发具厂像雪球一样滚动起来。因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比较顺畅,加之厂房和劳动力的廉价,张氏兄弟的投资收到不少回报。于是,彻底放下顾虑的张氏兄弟索性把与发具配套的厂也搬回虎门来办,发蕊厂、烫金厂、洗发水厂……不到三个月,一下子便搬进十来间工厂。

张氏兄弟的探路,也起到了很好的“筑巢引凤”效应,众多疑虑重重驻足观望的港商,很快争先恐后地前来投资办厂。张细也乐了,因为兄弟俩在龙眼的厂,几乎全交给他打理,于是他索性盖起一座小楼,专供供应商和投资商作会所用。

其实,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发展“三堂经济”并非易事,思想的转变,场地的解决,困难重重。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东莞人。

一旦摸透了“三堂经济”的运作管理模式,相关工作便高速地运转。厂房不够,龙眼村就把旧会堂、仓库和闲置的文化室都利用起来,再不够就动员村民集资, 银行 贷款,增建一批新厂房;管理人员不够用,就培养一批复员军人和高中毕业生上岗,让一批青年人来挑大梁;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张旭森多方跑动,解决了港商的通讯、工厂的电力等问题,大队还专门成了一个“对外加工办”来处理日常事务。

不光是守株待兔,张旭森等人还积极设法走出去引资,与有意向回内地投资的港商约谈见面。于是,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不到两年功夫,龙眼引进的外资厂就达20多间。

在张旭森身上,东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显露无遗。正是有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品质,才有了一个又一个“东莞首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全国第一座由农民集资方式建起来的收费桥梁——高埗大桥;建立了扁平化的行政架构,率先实行政府审批办事“一条龙”……

典型企业

虎门龙眼发具厂营业执照

龙眼发具厂

龙眼发具厂是1978年在龙眼张氏祠堂创办的,由张细的两个弟弟张明、张钊投资创办。初期只有30多个工人,生产的假发销往北美等地。之后,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1987年龙眼发具厂迁出张氏宗祠,张细斥资数千万元在省道S358虎门龙眼段的赤岗路口附近,建起了一栋新的张氏发具厂厂房。发具厂扩展迅速,此后更名为东莞海龙美发用品公司。随后20年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

南栅藤厂

南栅藤厂创办于1979年11月1日,厂址位于翠蹊王公祠和秋月公祠。1980年1月,该厂正式开工。港商投资50万港币,其中4部织机按每部10万港币作价,并负责原材料供应、工人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南栅方负责解决人力、场地及水电问题。初期,全厂工人65名,8个管理人员。港方按人头每人每月500元港币缴纳工缴费,大队给工人每人每月工资30至35元。创办第一年就获利12万元。

下江城手袋厂

高埗“三堂经济”企业“下江城手袋厂”是在高埗大桥(旧址)通车后引进的,并经营至今。该企业于1985年10月由来自香港、祖籍下江城村的投资商赵振华,在下江城一所旧学校(已经拆迁)里开设,随后选取了下江城村饭堂作为企业厂房和办公用地,一直使用到2004年底,2005年3月搬迁到下江城村新厂房。现为“雅荣手袋厂”。1988年至1995年是下江城手袋厂的辉煌时期,手袋厂职工高达200人,产量翻了10倍。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鸡啼岗毛织二厂

1980年1月,由香港友联毛织厂投资创办“鸡啼岗毛织二厂”,厂址在黄江镇鸡啼岗村祠堂以及祠堂两旁。它是黄江镇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当时,设备金额112万港元,年工缴费结汇320万港元。经营范围为加工毛衣、织片。注册资本为926万港元,投资人是黄沛权,法定代表和厂长是黄桥福。鼎盛时期的员工约有1800人,产品一般出口到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于2006年10月24日注销。

塘厦四村毛织厂正面

塘厦四村毛织厂

1979年,孙松柏等人投资创办了“四村毛织厂”,是塘厦第二家、村级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初期有职工400名,高峰期900多名。1985年,四村毛织厂的纯利润超过塘厦镇政府财政的总收入,成为塘厦镇的创收大户和模范企业。1986年,四村毛织厂的青年技工黄秀茂、关润金,由于织造技术高超,受牙买加麦格马企业有限公司和香港宝林织造厂的聘请,赴牙买加指导毛织技术。1993年,塘厦镇发生解放以来最大的洪灾,四村毛织厂损失惨重。1994年毛织厂转让他人。

著名企业家

张细

(1938—),东莞虎门龙眼村人。“假发大王”,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主席,为全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掌门人。1980年到香港创业,几经艰辛,终有所成,将“龙眼张氏发具厂”做强做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张细在香港和广东已有多家公司,如香港张氏投资有限公司、东莞海龙美发用品有公司、宏达纸品厂、广州金创利房地产开发有公司、东莞君悦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张细虽身在香港,却情牵祖国、心系家乡,曾多次任香港虎门同乡总会会长,多次捐款建设虎门敬老院、三东社区老人居住中心等。作为香港著名实业家,张细是东莞人“外流与回归”的典型代表,2012年荣获“杰出莞商”称号。

黄沛权

(1935—2003),东莞黄江鸡啼岗村人。因家庭贫困,1962年和弟弟一起到香港谋生。积累资金后创办草菇厂,苦心经营,为以后事业打下了扎实基础。见家乡经济落后,1979年与弟弟合开香港友联毛织二厂,1980年与黄江镇引进公司合作,投资创办“鸡啼岗毛织二厂”;充分发挥其“海外关系”,积极引进外资,支持家乡经济建设。1990年与几个香港朋友在鸡啼岗投资开设宝山联合地毯厂。

黄沛权一生热爱家乡,与人创办了“黄江镇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为家乡经济发展、福利事业、文教 卫生 等作出贡献。曾多次向黄江中学、黄江医院、黄江敬老院等捐款筹资。曾聘请香港舞狮队的师傅回乡执教,引进香港舞狮队艺术,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曾受到黄江镇政府的多次表彰,并荣获黄江镇“荣誉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