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补齐梅州发展短板

06.03.2016  12:16

  ■ 朱可人

  梅州地处粤东北部山区,制约梅州加快振兴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欠账多,尤其是缺乏便捷高效的快速交通体系,导致区位优势难以彰显、发展要素难以集聚;二是产业聚集效应差,产业链条短、缺乏大企业和大项目;三是县域经济发展弱,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民营经济发展迟缓。“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梅州将重点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下功夫。笔者认为,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振兴发展,梅州可以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力打通交通瓶颈,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是潮汕等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扩展的重要“桥头堡”、珠三角发达地区向“海西”进军的良好“中转站”。梅州应紧盯交通设施建设不放松,要尽快努力实现向外“高速”联通,突出“两高一场”建设,打通出海出省通道,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汕潮揭、海西区等的联系;织密路网对内“快速”畅通,交通建设要与“一区两带”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丰富市域交通“毛细血管”,尽早建成梅州半小时或一小时生活与经济圈。

  二、努力抢占产业高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要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梅州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资源充足等优势,努力抢占产业高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出抓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和招商选资工作,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本土特色产业、引进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同时,迎合都市人渴望回归田园山区的生活潮流,将文化特色旅游融入更多的体验元素和文化创意元素,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的经验,让更多游客参与到撒网捕鱼、制作农产品、采摘蔬菜瓜果等乡村生活中去,使他们不仅能感受到游玩乐趣,更能从中收获传统农耕知识,从而延伸休闲旅游产业链条。

  三、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加速实现振兴发展。县域经济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振兴发展的强力支撑。产业兴则县域兴,各县(市、区)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的决策部署,以加快培育打造“百亿产业”为抓手,力争所有县(市、区)都能尽快拥有一个“百亿产业或企业”。同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壮大县域经济,要特别注重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通过股权投资、创业创新激励等方式,引导特色产业做强做大。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引导鼓励企业借力“互联网+”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本土特色产品拓展海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