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三月迎靓丽新汕头 “海滨邹鲁”城市焕新颜

09.08.2016  16:13

  中新网汕头8月8日电(李怡青 汕宣)漫步今日汕头城乡,杂乱无章的违建少了,取而代之的更是随处可见铺设一新的步道,美轮美奂的创文墙绘,添置齐备的社区文体设施等。不少市民感慨地说:“我们小区的道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创文为我们小区带来了美丽变身。

  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这里的外来人口有7万多人,以前社区的主干道被占道经营的商贩们挤得水泄不通,社区里“握手楼”林立,电线乱搭乱拉,安全隐患突出。如今,社区主干道上已设置隔离栏,占道经营不见了,沿线商铺招牌统一规格制作底牌,电线全部隐藏在新招牌背后,下水道、视频监控等设施也全面升级改造,完全摆脱了过去的脏乱差面貌。

  发生着美丽变身的不仅是中心城区的居民小区,还有过去杂乱无章的乡村社区。创文强管启动以来,澄海深入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打造“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美丽村镇,建设3个示范镇和31个文明示范村(社区);潮阳区组织中心城区对长期失管且存在诸多隐患的住宅小区统一进行清理整顿,仅文光等街道就创建文明示范小区30多个,得到了广大住户的一致好评。

  这些正是汕头创文三个月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据悉,今年5月17日,汕头吹响了争创国家文明城市的号角,发出了强化城市管理的“动员令”。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凝聚发展正能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善营商环境,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的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战正式打响。

  吹响“创文强管”的号角

  近来,汕头市民明显感觉到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少了,自觉自律、文明经营的商户多了;卫生死角、脏乱现象少了,卫生整洁、畅通舒适的场所和道路多了;乱闯红灯、违章驾驶的现象少了,遵章守纪、文明出行的人多了……短短三个月的“创文强管”,已为汕头这个海滨城市带来了文明蝶变。

  汕头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成为不少外地人对汕头的第一印象:乱扔乱倒、乱搭乱建、乱按喇叭乱停车。城市中的这些乱象存在,让汕头城市管理的“短板”清晰可见,落后的城市形象还影响着营商环境,制约了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汕头为什么会如此之“”?5月17日,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直指痛点——

  “汕头人情味浓,历来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习惯办事找关系,买东西找关系,看病找关系,甚至打官司也找关系,导致守规矩、讲法治、讲公平精神的弱化,造成城市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管理者面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作为,乱作为,懒得管、不想管、不敢管,这就是渎职。

  汕头在全市开展城市环境、交通秩序、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乡村环境、社会氛围、文明素质、文化环境和志愿服务的“九大提升行动”。其中在现阶段以开展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为重点,以强化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响了强化城市管理攻坚首仗。

  能“”更能“

  “症结”找到了,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强化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针对盘踞市区大街小巷多年的各种违章建筑,开展的“拆除违章建筑还路于民”专项整治行动。无论是主干道的广告牌、遮雨棚还是城中村的大排档、握手楼,只要确认属于违章搭建物,一律坚决清拆,还道路于民。

  刚开始,抱观望态度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在大家眼里,一阵风式的整治过去并不少见。然而,随着整治行动的推进,一个个长期存在的违建“痼疾”被拆除,一个个多年默许的“潜规则”被打破,盘踞中心城区某些路段数年的羊肉烧烤摊档和贩卖哈密瓜、西瓜摊档,也在本次集中整治中得到全面清理。

  截止7月31日,汕头全市共组织人力约47.75万多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约14.1万多处、违规搭建高脚屋约642处,清理乱摆乱卖行为约14.3万多宗,整治行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打开了强化城市管理、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局面。

  在整治过程中,汕头各级各部门坚持破立并举、拆建结合,在整治占道经营的同时为摊贩建立疏导市场,在拆除违章建筑的同时为居民规划设计绿化公园,使创文强管工作成为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

  长期被人占用经营苗圃的汕汾路绿化带,由龙湖区强力清拆,并全面启动带状公园的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填补汕头广厦新城及周边居民区没有规划公园的空白,辐射北区数十万居民。

  6月5日至7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三市调研时,高度肯定了汕头“创文”的思路和举措,并要求粤东三市一起“创文”,从正面倡导文明,树立新风正气,塑造良好形象。本地媒体开展的民意测评也显示,市民对创文强管工作的知晓率达97%,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0%,社会舆论绝大多数支持政府采取的整治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