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虎门“张氏”厂房拆了

30.05.2014  10:05

正在拆除的“张氏”厂房。东莞时报记者 雷元全 摄

   中国农村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虎门龙眼“张氏”厂房拆了

  曾成就亿元村龙眼社区,将建大型商住楼

   东莞时间网讯 虎门S358省道旁的“张氏”厂房拆了,这里曾是中国农村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发具厂的发祥地。

  龙眼发具厂从1978年入驻虎门龙眼,在龙眼社区的祠堂里起步,到搬入真正属于自己的 “张氏”厂房,再到今天的东莞海龙美发用品有限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该企业的一路高歌猛进,成就财富神话的同时,也成就了亿元村龙眼社区。

   “张氏”旧址将开发大型商住楼

  1978年,被称为逃港“地主仔”的龙眼人张细回乡投资,在龙眼社区祠堂开办了龙眼发具厂。1986年,张细又斥资数千万元建了第一幢真正属于龙眼发具厂的厂房,命名为“张氏”。

  从1988年至2008年,龙眼发具厂成了东莞海龙美发用品厂,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假发生产企业,而且其所在的虎门龙眼社区,也成了亿元村。

  龙眼社区的党工委书记张国平说,龙眼发具厂来龙眼投资的首幢厂房,纪念意义非凡,自然不能拆,但龙眼‘张氏’厂房,虽然是龙眼发具厂在龙眼建的厂房,但都不是其来龙眼投资的最初生产地。龙眼发具厂最初生产地是龙眼祠堂,现保存完好。

  “张氏”拆除后,这里将作为龙眼社区的“三旧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大型商住项目。

   龙眼发具厂因发展多次搬迁

  昨日,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掌舵人张细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当年张细回乡投资,和东莞外经贸局及龙眼签订了“来料加工”合同,也就是由张细在香港的公司提供原料、技术,龙眼社区出人力,为张细在香港的公司加工做发套,张细按产品数量付加工费。

  “由于人事和工厂管理都交给了当时的村,管理就出现一些问题,如出现不能按时交货、成品质量有问题等。1987年,他将工厂迁去了厚街白濠。自己管理工厂,并按官方规定交给村委会费用。”张细说。

  “之后,时任虎门镇委书记的袁国扬找到当时的龙眼村书记张旭森协调,划批‘张氏’地块,我们就从厚街搬回来,盖了‘张氏’。”张细说。

  “2005年以后,‘张氏’已不能满足工厂发展的需要。时任龙眼书记张旭森把龙眼最后一块地,也就是现在公司的位置4万多平方米规划给我。”张细说。

  张细坦言,有了现在的地方,公司整合资源,才卖了‘张氏’厂房。记者 雷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