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城镇化需要怎样的“用户”?

06.08.2014  11:06
城镇化需要人口支撑,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城镇化需要怎样的人口支撑?

城镇化需要人口支撑,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城镇化需要怎样的人口支撑?在三水区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在此,笔者想用互联网领域的“用户论”来分析这个问题。

互联网市场上,目前在“用户论”方面存在两种典型的特征,一种是以部分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大众化”特征,即以海量用户为基础进行运作,另一种则是以细分垂直领域为代表的“小众化”特征,即不刻意追求用户总量,而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用户粘度及资源变现。前者包括百度、腾讯等,后者则比如逻辑思维、淘点点等。

这种特征之分,用通俗的比方来说,是大象与蚂蚁的关系。蚂蚁即便再多,也无法与大象抗衡,所以蚂蚁真要与大象“打架”,只能抓住“痛点”,以耳朵等薄弱部位为攻击点,用这样的方式,可能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对大象造成伤害。这也是为何,在互联网时代,即便存在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综合性电商巨头,依然会出现诸如唯品会、聚美优品、顺丰优选等细分或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而且在巨头看似通吃的格局中,这些“精而美”的平台可以活得很滋润,甚至很精彩。

说白了,这不再是一个与“大而全”对抗的时代,而是一个与“小而精”共处的时代。那么,这些跟今天要讲的三水城镇化,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也很直接!

就在近期,笔者与三水一位官员聊到本地人口变化的趋势,他对一组数据颇有些忧虑:从2005年至2011年,三水常住人口从52.53万增至62.54万,增加10余万人,其中,2005年至2010年间,人口增速很快,平均每年增加约2万人,但从2010年开始至2013年底,常住人口数量增速大幅放缓,近两年来总人口数增加非常有限。这位官员的忧虑在于,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的阶段,正处于三水新一届党政班子任职阶段,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可能对城镇化的发展后劲形成制约。

然而,笔者的看法与此相反:目前的人口增速放缓既是三水城镇化的必由阶段,更是下阶段城镇化的重要基石,是在城镇化“用户”上的“优胜劣汰”。

其一,三水此前的人口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之上,仅禅城、南海、顺德转移过来的生产型企业,就为三水带来了可观的产业工人。但大量生产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在提供有限的消费力同时,却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消耗力,比如对社保、公共服务配套等资源的占用,如果再综合算上人口管理、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和治安强化等多种因素,通过具体的样本研究可能会发现:普通产业工人给当地带来的消费贡献,也许只略高于甚至还要低于“消耗贡献”。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人口数量越高,反而可能负担越重。三水必然需要重新审视产业与人口的匹配关系。

其二,三水近年来的工业化进程,是典型的大项目带动型,比如红牛、百威、海尔等知名的大型工业项目,这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轻变重的积极趋势,但由此带来的产业工人数量,却相对减少了。比如百威等自动化程度颇高的厂房,可能仅有几百名工人,但原来一个中型的工厂,可能都有上千工人。由此可见,当前的人口增速放缓,并不为奇,反而是产业结构和层次提升的表现。

结合上述维度来看,如果将三水的人口视为城镇化的“用户”,那么,“用户”的数量并在于能否达到100万甚至更高的量级,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有多少是高质量的“粘度用户”,又有多少“用户”可以“变现”?将此思考放在产业发展上看则是,是要人口增量效应明显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还是要“知识(科技)密集型”项目。

实际上,仅有60多万常住人口的三水,人口规模仅相当于南海和桂城最大的一个镇街,比拼人口总量,三水可以说既无胜算,也无意义。但从互联网的思维看,三水仍有突破空间。

一方面,应从“大而全”转向“细而精”的产业思维,以有限的财力和精力,深挖有限的几个产业,转变目前以生产环节为主的产业链形态,将这几个产业的市场占有量、产业链主导权等做到极致,以此倒逼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当然,目前三水正在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制造及配件等产业,虽然笔者认为面铺得还有点广,各产业之间的结合度也不强,但对这种产业调整趋势仍抱积极态度。

另一方面,三水要重点强化人口尤其是产业工人跟城市的粘度,将其转化为更强的消费变现能力。这方面的重点,并非是中心城区的西南,而是各主要工业园区所在的镇级城区,比如乐平、大塘乃至芦苞等。在固定资产投入的导向上,扭转以往过度偏重工业经济领域的投资导向,以提升镇街城区建设的资本流向,通过丰富、完善镇级城区的城市功能,提升镇级城区的城市形象,以此将人口资源“变现”。

在这样的思维导向下真正切实推进城市和产业发展,三水这几十万人口才不会轻易流失,也才能挖掘出城镇化进程中的“用户”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