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坝别样风光

02.10.2015  16:59


围屋

  三河坝地处梅州市大埔县西部,因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的交汇处而名,连接潮汕平原、梅州、福建、江西等地,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我生长于粤东汕头,早在童年时就闻三河坝之名,却直到过了知天命之年才终于来到这里,得赏那山水秀色。

  这天,上午10时我们到了有“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之誉的大埔县,车直抵三江交汇处三河坝。沿江溯流,只见两岸山峰耸翠,如诗如画。远眺东岸,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山头;西岸,接连掠过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最早的中山纪念堂等景点;让人意外惊喜的是这里竟有一段明代古城墙。据史载,此处在明代设镇和兵防、驿站、巡检司,清初设将军府,古城筑于明嘉靖42年,城墙长1547米,高4.5米,上宽2.4米,下宽3.3米,整座城墙设有垛堞918个,开4门。这里在清朝时曾为重要盐运枢纽,有4块清石碑记录了当年的古老盐镇鲜为人知的历史,它们分别为雍正十三年竖立的“码头功德碑”、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竖立的“奉宪示禁碑”、咸丰七年竖立的“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及一块告诫盐商们行善戒贪的石碑。

  走过古城墙,我们来到梅江、汀江和梅潭河的聚汇处韩江源头,站在名为“韩江源”的客家母亲雕像下,远望江口,夏日映照,波光粼粼、迷茫耀眼,在三水聚头处韩江脱颖而出,江水静得似乎停止了流动,几只小船或停泊或游弋。客家母亲雕像高9.8米,重136吨,为头扎发髻,背儿携女,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形象,与对面的睡美人大型石雕遥遥相望、相得益彰。石雕意为客乡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客潮两地人同饮母亲河,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在母亲河的发端漫步、赏景,我们放松身心,也品味锦锈山河对生命的哺育之功。


“韩江源”雕像

  随后,来到对岸的山上,凭吊“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当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在这里与敌人浴血奋战三昼夜,1927年10月,“八一”起义军南下途中,担负掩护任务的一个营,与力量悬殊的敌军英勇奋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笔枝山上。纪念碑高15米,用35种规格的343块密纹花岗石砌建而成,碑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亲笔题字,是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遗址重点保护单位。

  离韩江源头不远,有一座全国最早建造的三河中山纪念堂。1918年,孙中山到三河古城商议援闽之事,曾在城里的毓荪楼居住过。1929年建成的中山公园,占地11000多平方米。园门石坊上书“中山公园”四字,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公园中间为中山纪念堂,右侧为荷池、碑亭,碑高约3.5米,碑文翔实记载了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兴建的缘由和始末。纪念堂前面是两根石华表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一楼中堂有蒋中正书题“景仰国父”、林森书题“作君作师”等匾额。孙中山先生挂像上书写的“博爱”二字,为孙中山生前真迹。真没想到在这多少还算偏僻的小镇上,竟有着如此的风云际会。

  时过中午,我们来到了大埔县城,游览了街景市容,品尝了客家美食。饭后,我们前往大东镇坪山村观赏有400多年历史的千亩梯田奇观。梯田沿着座座山坡层层叠叠,从山脚连到山顶,此山连到彼山,阡陌纵横,连绵相接,田埂一线连一线,一圈接一圈,多的达千多级,线条流畅,水满田畴,景色优美壮观。

  一天的游玩很快结束,亲历之后,对三河坝感觉更增亲切,不由自主感叹:美丽三河坝,美丽的大埔。(苏音)


三江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