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约租车有望上半年投用 严禁私家车混入"专车"行列

10.01.2015  10:33
alt=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穗交委关于“专车”服务的说法与交通部相关表态“打架”?

羊城晚报记者 马化展 林曦

1月8日,广州宣布“社会‘专车’服务不合法”,不过当晚交通运输部(下称“交通部”)表示,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参与经营,但同时提到当前各类“专车”软件是在创新服务模式。对于这种矛盾表述,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穗交通部门所说的“专车”特指“私租车”,而非所有的“专车”。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也指出,广州市交通部门不应完全排挤“专车”,而应该以此作为出租车改革的契机,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这个市场中。

穗与交通部说法打架?

1月8日下午,广州市交委发文指出,目前广州各“专车”所使用的车辆、司机均不具备合法的客运营运资格,涉嫌非法营运。随后又补充说,将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私租车”。

但随后交通部的表态则提到,各类“专车”软件公司的做法,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并提出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而交通部所反对的,是私家车接入这些平台,参与经营。

两者的差异令人颇为困惑,甚至出现质疑说法“打架”的观点。不过,记者昨日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市交委说法的重点集中在后半部分,即特指“私租车”。该权威人士透露,市交通部门也认为前日“专车”一词的用法有些欠妥,因此他们认为,目前“专车”的定义并不明确,应该选择交通部“禁止私家车参与此类经营”一说。

出租车改革契机?

在宣布将打击利用APP和电话等方式提供预约经营服务的“私租车”后,广州还表示将推出“约租车”,以满足打车需求。

记者就此采访韩志鹏,他认为除了私租车外,目前的一些“专车”和交通部门计划推出的“约租车”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在他看来,意识到这一市场需求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政府做了就不允许别人单独去做。“这个东西的出现也是市场行为,不应该扼杀”,“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政府)管理”。

此外,韩志鹏还提到,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出租车行业还要靠高额“份子钱”和垄断经营来获利,是不会有前途的。他认为,应以此为契机,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

出租车公司在观望

此前在广州,“专车”服务可谓是方兴未艾。记者采访了一些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他们都表示,“约租车”对出租车多少有一些影响,但并不明显。

广交出租车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消费需求下出现的新事物,短期内没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此外,记者还从广骏出租车集团了解到,目前出租车公司受到的影响还不明显。“如果有些人是因为下班高峰期打不到车而选择‘专车’的话,这不会对出租车公司造成冲击。”有位内部人士表示,影响会逐渐呈现,应该要等到“约租车”推出后才会更加明显。

目前,广州的很多出租车公司还在观望,他们也不清楚市交委和交通部表态上的差异,表示要看广州市政府的后续动作,再做决定。

此外,已有多家出租车公司计划,于下周一向广州市交通部门递交申请“约租车”的标书。韩志鹏还透露,预计广州最早于今年一季度,最晚于二季度推出“约租车”服务。

打车软件回应:将完善保险赔付机制

羊城晚报记者 林曦 马化展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对此,专车公司纷纷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将通过保险赔付的方式加强安全保障。

一号专车

一号专车”昨日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一号专车”在近日成立了一亿元的乘客“先行赔付”基金,并且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共同达成了责任人责任险合作框架,对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保险事故,由该基金先行赔偿,以提高乘客的安全保障。

滴滴专车

滴滴专车”则表示,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车辆责任由租赁车公司及车辆保险来赔付;驾驶员责任由劳务公司来赔付。此外,如果超出赔付范围和金额,则由平台自有的“基金池”来赔付。

该“基金池”委托中国人寿设立、管理,前期滴滴专车平台投入100万人民币保底资金,每次订单服务后再从服务费中扣除一元投入“基金池”。

易到用车

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易到承诺先行赔付和附赠免费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