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型鱼要小心:7人分吃1大鱼 上吐下泻急送医

12.10.2014  18:30

双斑笛鲷/《联合报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吃大型鱼要小心,日前台南有7人一起吃下俗称“土赤海”的鱼后,陆续出现下痢、呕吐、口喉麻痹感、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跳慢到每分钟20下,所幸治疗后已获改善。

  据报道,这是台湾今年第二起鱼中毒案例。剩余的“鱼块”被送到“食品药物管理署”检验,经DNA物种鉴别,确认是容易累积毒素的大型鱼类“双斑笛鲷”。

  “这应是偶发案例。”台湾林口长庚毒物科主任颜宗海说,双斑笛鲷其实是可食用的大型鱼,有白斑笛鲷、海豚哥、红鱼曹、花脸等别名,最大体长可达90公分。

  颜宗海说,这起中毒案件主要是不小心吃到被污染的鱼所致,并不代表其他双斑笛鲷都有毒。

  颜宗海解释,可能是小鱼先吃了含有“珊瑚礁鱼毒素”的双鞭毛藻,毒素经食物链层层累积,就蓄积在大鱼体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毒素即使高温加热、烹煮也不会被破坏,容易引发中毒。

  据报道,珊瑚礁鱼毒素的潜伏期平均2至6小时,会引发各种肠胃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严重者恐会引起神经症状,出现头痛、眩晕、唇舌发麻、咽喉疼痛等情形,最坏情况还可能造成低血压或休克、昏迷。

  “活得愈久的大鱼,累积的毒素也愈多。”颜宗海说,毒素容易积在鱼皮、脂肪及内脏,民众若要吃大型鱼,建议尽量吃鱼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