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副总裁张海亮辞职真相:不满60万年薪玩投资

15.03.2016  15:39
知情人士透露:凭借张海亮的个人能力和管理水平,他内心一直希望自己在职业生涯上,能够有机会接触更有挑战的业务,而相对于上汽大众“一把手”,服务贸易板块毕竟张海亮只是分管,各块业务均由各自的总经理负责,做惯一线的张海亮,觉得缺乏挑战。

  70后的他曾被视为上汽集团副总裁中,最有潜力成为上汽集团下一代“接班人”的高管之一,然而,在这个初春的早晨,他却选择了离开。

  3月11日,上汽集团(600104)发布公告:在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上,与会7名董事以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接受张海亮先生辞去公司副总裁的议案》。

  

  上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张海亮还会去集团,处理一些交接的事宜,但是,他的手机已经处于停机状态。

  在上汽集团的公告中,将张海亮的辞职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一些媒体更是猜测张海亮的辞职与6年前的举报信以及刚刚结束的上汽集团第五轮巡视有关。

  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张海亮离开上汽并非偶然,接近张海亮人士透露,张海亮半年前就曾对其职业生涯有颇多感慨,三个月前,他正式决定离开,并递交了辞职报告。

  显然,离开上汽,张海亮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而这一次,他还可能将同时告别他20多年“汽车人”生涯,“跨界”成为“投资人”。

   “受贿”是无稽之谈

  “如果有问题,不可能让他辞职。”有媒体爆出张海亮辞职是因为“受贿”的原因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上汽集团高管,多位高管均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作为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属于市管干部,离职需要上海市国资委审批同意,同时还要市委组织部备案,要在走完上述两个程序以后,才能报上汽集团董事会讨论通过。而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有

  问题,不可能让他顺利离开。

  而上汽内部人士透露,张海亮离职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出于个人对职业生涯的选择。

  张海亮是2014年8月,陈虹接替胡茂元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后,任命的第一批副总裁。当时,一起被任命的还有现任上汽集团6位副总裁(或相当于副总裁级别):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上汽大通总经理蓝青松、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工会主席钟立欣和纪委主任陈伟峰。

  作为上汽集团分管服务贸易板块的副总裁,张海亮主要负责车享网、安吉物流、安吉汽车销售、进出口贸易、安悦节能充电桩等业务,虽然与上汽集团旗下,动辄数千亿的整车项目相比,服务贸易板块的规模目前还不是很大,但服务贸易板块,是上汽集团从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标志,而在上汽集团的架构中,也将上汽服务贸易板块,与整车、零部件、金融,并列为上汽集团四大业务板块之一。

   “一把手”到“分管”的心里落差

  张海亮升任集团副总裁后,上汽在服务贸易板块的进展也有目共睹,从无到有建立了车享网、配合新能源汽车推进充电桩建设、并且,上汽集团服务贸易板块正在张海亮的牵头下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从上汽大众总经理的职位调任分管上汽服务贸易,从一个年营业额超过2000亿的巨型企业一把手的位置上调离,张海亮仍有一定的心里落差。

  1970年10月出生的张海亮,1994年起开始走上工作岗位,起步便就职于上海大众。他在公司历任供应部经理兼计划物流控制部经理、规划部副经理、产品工程部副经理、人事与行政执行经理及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接近张海亮人士透露,张海亮除了经验外,个人领导能力也非常强,对事物发展判断敏锐、做事风格果断敢于拍板,决策力强。

  而实际上,当时从上汽大众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当时的版本是:张海亮将接替升任总裁的陈志鑫担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分管自主品牌乘用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失之交臂,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由王晓秋担任。

  知情人士透露:凭借张海亮的个人能力和管理水平,他内心一直希望自己在职业生涯上,能够有机会接触更有挑战的业务,而相对于上汽大众“一把手”,服务贸易板块毕竟张海亮只是分管,各块业务均由各自的总经理负责,做惯一线的张海亮,觉得缺乏挑战。

  接近张海亮人士透露,张海亮曾表示过:相对于服务贸易,他觉得他个人的兴趣点更多在于整车。

  而同时,随着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限薪制度的执行,上汽副总裁作为市管干部,年薪出现大幅度调整。

  “副总裁的级别为副局级,年薪仅为60万,而上汽内部超过百万年薪的不下千人。”上汽内部人士透露,这也意味着,作为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等的年薪甚至不及一位工程师。

  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年薪均超过百万。

   60万年薪难抵外界“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位上汽集团的前高管私下对记者说,他也曾经在张海亮作出离职决策前,跟他说过同样的话。

  当然,张海亮的辞职,年薪不是主要原因,但年薪确实也成为其最后决定“临门一脚”的直接原因。

  限薪以后,上汽所有副总裁的年薪都被限制到60万元,60万元是什么水平?一般,上汽集团总监级别的年收入也能达到60万元,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强的,还不止。横向比较汽车行业其他公司,一般民营企业土生土长的副总裁级别职业经理人,年薪也至少百万以上,而属于引进人才的,年薪200万以上不在少数。

  实际上,传统汽车行业的薪水并不高,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汽车行业,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汽车人”成为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互联网造车需要传统人才的加入,而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传统汽车行业,

  传统汽车行业年薪偏低不是秘密,在汽车行业上百万年薪属于高薪;而新兴的IT企业薪水高也不是秘密,只要能力强,IT企业甚至花上千万挖人都不算新闻。

  随着IT企业大量进入汽车行业,产生对传统汽车行业人才的需求,汽车行业高管高薪被挖走的不在少数。

  就在不久前,某汽车企业还出现过一个月内走了30多号人的状况,其中很大部分是被互联网造车企业“挖”走的,而这些企业开出的薪水,相对于传统车企都是翻倍以上的。

  无论是乐视的丁磊、傅振兴还是蔚来汽车的秦力洪都成为互联网造车的主力。对于传统汽车行业高管而言,加盟互联网造车,除了看得见的高薪,还有对未来的期待,随着互联网造车的大量涌入,这些一开始就打着打造全新生态链的汽车行业的“野蛮人”,已经信誓旦旦要颠覆汽车行业,当然,这对于传统汽车人言,是挑战也是机遇。

  虽然关于张海亮去哪里的版本很多,而最早的版本也不排除特斯拉、乐视等新兴汽车企业,不过,记者从多方打听了解到,张海亮最大的可能是此次将跳出汽车行业,进入到“投资领域”。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也是个高薪行业。张海亮进入金融行业,也将实现了从“汽车人”到“金融精英”的跨界。

  与此同时,他的特长也完全有机会在新的行业发挥。汽车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越来越多的渗透,随着各类汽车新业务的兴起,投资热钱如何甄别,如何从众多起步阶段的新业务中找到一匹“黑马”,张海亮的从业经验,对投行分析判断项目的前景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对于张海亮而言,很可能只需要找对一个项目,就能实现其职业生涯的飞跃。

  不过,也有消息称,张海亮“跳槽”已引起车圈内外极大关注,想请他“出山”的也不在少数,包括乐视、特斯拉以及金融类企业,都曾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然由于其离职审批手续的重重复杂性,截至记者发稿前,张海亮尚未与其中任何一家签下正式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