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浮式防波堤引质疑 或无法抵御南部海域地震

20.06.2014  15:17

图为日本上浮式防波堤设计图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读卖新闻》6月20日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近畿地区整备局计划于2019年末完成的防波堤,在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中可能无法正常起到作用。该防波堤位于和歌山县海南市,目前正在建设中,是世界上首座上浮式防波堤。

  整备局专家委员会指出了地基部分强度不足等问题。需要大幅度改动设计方案,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费增加和延期完成。

  上浮式防波堤的构造是,在和歌山县下津港的海底(水深13.5km)处并排垂直排列约80根双层铜管。平时为了不妨碍船只的通行,防波堤会收入海中,而当海啸到来时,会将内层铜管(直径2.8m)上升至浮出海面7.5米,形成长约240米的屏障。

  整备局于2009年开始着手这一项目,2013年3月对海底埋入的3根铜管进行了实际的上浮实验。预计总费用约为2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3亿),其中的三分之一由和歌山县承担。

  但另一方面,日本2012年8月公布了“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假想,海南市的海啸浪高由原来的6、7米上升到8米,震度由不到6级上升到7级(日本标准)。整备局接受这一假想,设立了土木工学的专家委员会,对防波堤的构造的稳妥性进行了再度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如果发生了超过设计预想的摇晃,就会产生海底的铜管倾斜,无法上浮,就算上浮可能也无法承受海啸的压力等等。讨论结果确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铜管下基周围的地基。

  日本“南海海槽”是从日本静冈县骏河湾其至九州以东海面约700平方公里、深约4千米的海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处于该海槽沿线的日本东南海地区为地震多发区,专家指出该地区可能会因持续的联动性地震引发超强地震。有关专家曾根据发表的预测结果以及日本静冈县至宫崎县范围内的府县市区町村详细的地形数据推断,如果发生震级为9.1级、烈度为7的大地震,海啸最高将达20米;东京、名古屋、大阪3大都市圈的部分地区也将受灾,可能会直接导致日本东西向的物流中断;如果滨冈核电站防护墙的高度没有18米,核电站将会被深约9米的海水淹没。(实习编译:孙耀华 审稿:王欢)

   免责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