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圈定金融工作六大新任务

10.04.2021  21:11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范子萌)4月9日,上海市召开2021年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提出下一阶段上海金融发展六大重点: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做好金融服务、更好服务经济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绿色金融枢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不断提升能力建设和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打造绿色金融枢纽   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聚焦上海特点,吴清指出,要努力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绿色金融枢纽。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碳金融业务,进一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多渠道的绿色产融结合和产业转型的市场平台体系。   金融活水要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创新是重要发力点。吴清表示,要更好发挥直接融资作用,加快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扎实做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动上海金融机构在数字化方面走在前列。   创新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内核。上海证监局局长程合红表示,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参与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相关工作,支持更多境外优质规范的证券基金期货机构落户上海,探索完善证券期货产品体系,推进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大权益类产品落地,支持各类证券期货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在上海落地试点。   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表示,要始终遵循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坚决避免乱创新。今年将继续倡导银行业保险业的良性退出机制,督促一部分主业不清、战略不明、“混日子”的机构及早离开上海市场,以此来推进机构的差异化转型。   推进自贸区金融先行先试   2020年,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新的起点上,如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一级,是上海金融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表示,将尽快出台“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积极谋划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支持洋山特殊综保区、外高桥综保区,打造离岸贸易集聚区,探索金融数据跨境交互。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强化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出台上海市加快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也将推进自贸区金融先行先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称,将稳妥有序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探索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上海先行先试,推进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临港新片区试点经常项下,银行真实性审核由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   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支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迎来加速。解冬表示,加强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三省相关城市共建国家级科创金融试验区,探索更高程度的跨行、跨区域联合授信,实现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在长三角地区服务网络全覆盖。同时,推出长三角债券指数产品。   “零容忍”把好风险关   韩沂表示,对严重触犯监管底线、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及查处的金融犯罪行为,加大“双罚”的实施力度,即对违规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同时采取处罚措施,逐步实现“双罚是常态、单罚是个例”的良性机制。   程合红称,将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防范。针对债券违约、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伪私募及高风险私募基金等重点风险领域,做好风险的联合监测预警、摸底排查、处置化解工作,坚决清理非法证券活动,加强对场外配置的打击力度,切实防范过度杠杆风险。   程合红强调,“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将加大对欺诈发行、信息虚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