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剧团2014年秋季演出 承戏传人艺德兼修(组图)

29.08.2014  22:15
          上海昆剧团一直以来都围绕“出人出戏,以戏带人,承戏育人”的主旨,坚持“传承经典,演绎经典,打造经典”。2014年夏秋,坚持了六年之久的“承戏传人,艺德兼修”业务集训中开始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和繁多的昆曲交流演出及全国行演出季。

老艺术家梁谷音教授《潘金莲


   宗脉嫡传 再塑经典

  传承性,是传统戏曲艺术不败的意义,也是一个剧团生生不息的源头。今年的夏季集训,上海昆剧团依旧将传承作为重点,老艺术家冒着高温酷暑,分别传承了《金雀记·乔醋》、《幽闺记·拜月》、《盗甲》等经典折子戏,及《潘金莲》、《三打白骨精》两台大戏。上海昆剧团计划三年内结合戏、人和市场效益等多方位综合标准,修改再现《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十五贯》、《占花魁》、《潘金莲》、《狮吼记》、《雷峰塔》、《烂柯山》、《墙头马上》等十部立团经典。目前,《长生殿》、《占花魁》、《雷峰塔》、《烂柯山》、《墙头马上》均已完成新老交替的“精装修”传承,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艺术价值探索的积累。今年《潘金莲》的再次排演,在原有的剧本上重新整理、改编、润色,并由老艺术家梁谷音、计镇华和刘异龙担纲艺术指导,原班的创作人马亲自挂帅传承。由昆三班青年表演艺术家沈昳丽、袁国良领衔主演,力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塑造、舞美的构建、音乐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修改和提高,也将进一步发挥青年表演艺术人才的自己的舞台特色,在传统中提炼精粹,重塑经典,创造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意趣的全新《潘金莲》。该剧将于10月26日、27日国际艺术节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献演。

  《三打白骨精》是配合“昆五班”进团而推出的经典重排。随着今年7月17位戏校毕业的昆五班择优录取进团,上海昆剧团呈现“五班三代同堂”的盛况。希望通过这次《三打白骨精》的排练,继续体现上昆“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艺术特色。目前,该剧将参加10月上海市儿童剧比赛,目前已经接到超过20场的演出邀约,相信可以成为“昆五班”不错的“亮相之作”。

三大白骨精》排练


   精品先行 青春巡演

  今年上半年,上海昆剧团在演出场次、演出收入上均创造了历史新高。让人振奋的是,今年秋季,上海昆剧团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演出邀约供不应求的欣荣场面。9月伊始,上海昆剧团就先后赴深圳、香港两地,参加深圳艺术节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海上风韵—上海戏曲全国行”大型演出活动,献上《长生殿》、《雷峰塔》、《景阳钟》三台精品力作。此次精品剧目的展演,演出阵容强大,上海昆剧团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谷好好、黎安、余彬、吴双、袁国良、胡刚、罗晨雪、胡维露等齐齐亮相。

  9月中旬,有着“五十五载传承历史”的经典名剧《墙头马上》将参加上海市新剧目展演,两位主演罗晨雪、胡维露是“昆四班”的优秀代表,此次在老艺术家岳美缇、张静娴的亲身垂范、言传身教下,表现可圈可点,非常值得期待。11月14日-16日老艺术家张铭荣、张静娴、梁谷音、蔡正仁将携青年演员,随“海上风韵—上海戏曲全国行”赴中国台北演出,共同登台献演《墙头马上》及经典折子戏。

  今年下半年,上昆“全国行”演出将遍布成都、金华、泰州、嘉兴、义乌、甘肃、北京、深圳、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地,演出精品剧目《长生殿》、《景阳钟》,优秀剧目《牡丹亭》、《雷峰塔》、《墙头马上》、《川上吟》及经典折子戏等,剧目纷呈、经典荟萃。上昆期待着以“全国行”为抓手,继续加强剧团的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希望通过“全国行”平台,大力推广昆曲艺术的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拓宽昆曲市场。

  与此同时,上海昆剧团俞振飞昆曲厅的“周周演”品牌,仍将每周上演精彩折子戏,继续打造绍兴路9号的昆曲人文特色。

潘金莲》排练


   寻亲访源 塑造品牌

  去年年底,上海昆剧团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寻亲访源”品牌演出收获众多好评。今年9、10月间,上海昆剧团将与义乌婺剧团、金华婺剧团再度两地深度合作,届时上海的戏迷们将再次领略内敛细腻的昆剧与夸张激昂的婺剧擦出的别样火花。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惊喜是,“寻亲访源”品牌将与有着戏剧“活化石”之称的梨园戏亲密接触。今年11月10日-15日期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静萍老师,将亲自带队来到绍兴路9号俞振飞昆曲厅,寻亲访源。

  上海昆剧团作为四个“第一”的演出院团,始终跋涉在创作、演出这条根本道路上,以人才孵化地和剧目集结库为目标,深入理解昆曲艺术本体在继承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积极审慎地付诸实践;全面协调国家扶持政策、市场运作机制和艺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平衡;广泛持久地开展昆曲普及和教育活动,逐步确立起中国传统文化在多元、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不以规模胜、而以质地存”的从容品性和深邃见解。相信,上海昆剧团将以最虔敬的创作之心、最投入的演出之态,将昆曲艺术更好地继承、演绎、传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