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出了什么?
上海于2013年底在全国率先出台“国资20条”,打响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出了哪些“真经”?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变化一:市场是最好的定价员
在上海一系列国资“大腾挪”中,资本市场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3年4月,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向弘毅投资转让上市公司城投控股10%股份,转让价格为公告前30天平均股价加上一定溢价。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关键是要找到公允的市场价格,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无疑最有说服力。“事实证明,没有市场化运作,寻租等道德风险就难以避免,单靠审计监督解决不了问题。”
变化二:去行政化不再是口号
国有企业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是行政化、官僚化,“唯上,看领导脸色而不是按市场规律办事”。
上海东浩兰生集团旗下的上海五金矿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伙人”试验,集团出资51%,62名业务和经营骨干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出资持股49%。
“从员工变成股东,大家责任心不一样了。”五矿公司董事长钮为民说,“过去决策一把手拍板,下面人不操心,现在可不干了,因为决策错误损失的是自己的钱。比如财务报销,过去只要不违反财务制度一般就报了,现在要求管理层差旅费账目公开,接受监督。”
变化三:激励机制到位杜绝“挖社会主义墙角”
在一位资深国企掌门人看来,此前国企的“59岁现象”、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层与企业没有实现利益绑定。“有些员工待遇低就拿回扣,拿人家一百元,损失企业一万元,国企就这样搞坏了。”
已经出售给平安集团的上海家化在激励机制方面走在前面,较早推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营销、技术骨干等,激励对象自筹资金购买股票。上海家化利润快速增长,以国企身份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占据重要地位。(记者姚玉洁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