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3%,其中鲜菜价格涨15.8%

09.12.2016  12:09

金羊网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国家统计局今早(9)发布,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受鲜菜、汽柴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5.8%。市场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涨幅将略有上行,但总体不会太大。

据发布,11月份CPI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3%。在构成CPI统计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96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5.8%,影响CPI上涨约0.37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6%,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价格下降2.2%,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平。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4%、4.2%、2.2%、2.0%、1.4%、0.3%;交通和通信价格持平。

国家统计局分析,从同比看,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5.8%,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汽、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和6.0%,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3和3.4个百分点;水电燃料价格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6%。上述各类价格变动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15个百分点,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

未来鲜菜价格走势值得关注。发布数据显示,11月CPI环比(与上月相比)数据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价格环比上涨0.2%,主要是受鲜菜价格上涨的影响。进入冬季,鲜菜逐渐转为大棚生产为主,种植成本增加,加之受全国范围寒潮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5.5%,影响CPI上涨0.14个百分点。

金羊网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8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出现年内最低点1.3%之后,近几个月CPI涨幅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10、11月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处于“2时代”。对此,目前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观点认为,随着天气转冷,鲜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同时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稳上升,也可能传导到国内消费品领域,再加上节假日效应,这使得物价将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涨幅将略有上行,但总体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