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下雨客留三天 今朝路通村民回迁

20.01.2015  11:50
以前路可不好走,开始是用镰刀开路,后来是黄泥路,现在都铺上了水泥路。梅江区西阳镇明山村板盖坑的88岁村民李开晋说。他口中指的路,就是去年新修建的从嶂下村到板盖坑的路。修建这条5.6公里的农村公路,不仅方便居住在半山腰的村民出行,且有望带动当地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蜿蜒的盘山公路改变了山村发展条件。(高讯 摄)

  “以前路可不好走,开始是用镰刀开路,后来是黄泥路,现在都铺上了水泥路。”梅江区西阳镇明山村板盖坑的88岁村民李开晋说。他口中指的路,就是去年新修建的从嶂下村到板盖坑的路。修建这条5.6公里的农村公路,不仅方便居住在半山腰的村民出行,且有望带动当地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板盖坑是革命老区,位于明山嶂(海拔1278米)的半山腰,海拔约800米,山势陡峭,少有平地。这里道路难行,但风景秀美,是驴友们钟爱的“世外桃源”。在未进行道路硬底化之前,村民出行、游人来访,只能依靠越野车或是轻便的摩托车。2014年初,市、区交通部门联合对嶂下村到板盖坑道路进行了改造。

  日前,记者驱车行驶在修建好的道路上,山路崎岖,蜿蜒向上,像是由一个个“S”连接而成。路面平均宽约4米,不少弯度大的路段还特意安装了护栏。即使如此,行驶其中仍难免心惊,令人难以想象以前村民出行状况,难怪当地以往常被笑称“每逢下雨客留三天”。

  “村民出行难,我们修路也非常不容易。坡陡路险,施工难度大,材料难以向上运输,每次只能运输少量,施工中还面临水电不通的问题。”该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文辉说,去年下半年施工期间雨水多,山路泥泞让筑路难度增加。前后耗时约半年,投资500余万才“攻克”这段公路。

  以前由于交通难,村民们纷纷往山下迁移,现在常住人口仅有20余人。日常生活大多靠自给或山下商家上山贩卖商品。现在交通瓶颈打通了,不仅让居住在此的村民雀跃不已,也让外迁村民动了回来盖房、发展种植的心思。

  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森昌告诉记者,外迁村民得知要修路后,纷纷表示想回家建房或整修老屋,还有人看中这里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想回来发展。“这里可以说是天然氧吧,路没修好前就有很多驴友来。这里还有特色农产品‘雪莲’,以前路不通种植少,现在路通了,大家都想回来干一番事业。”已经迁往山下居住20余年的村民李德发说,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准备整修老屋,再经营点“小生意”。

(本报记者 郑炜梅 通 讯 员 钟伟才 李新苑)